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伴隨著一項又一項科研碩果,河南師范大學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新的機遇與挑戰,激活了該校的創新動力。
“利用Wi-Fi信號進行火源精確定位,實現火災預警和救援,”聽起來有點玄的項目,已經由河師大2012級本科生馮寧成功實現。“Wi-Fi定位基于指紋匹配技術,不同位置的Wi-Fi信號量也是各不相同的。將現場信號量與事先錄入系統的各個位置的信號量進行匹配,就可以進行精確定位。整個定位救援系統能實現城市室內火災精確預警,并在滅火搶險救援過程中對消防人員進行實時精確定位”。談起自己的項目,馮寧如數家珍。通過項目的探索和延展,她還先后獲得了兩項專利授權和兩項著作授權。她說:“能夠取得這些成績得益于學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的支持。”
河師大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高校。2012年以來,該校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400多項,學校每年投入120萬元資助大學生開展研究,立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00多項。截至目前,學校五次共8個項目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位居河南高校之首。
12月6日,周日,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12級本科生王彩霞習慣性地來到實驗室,對她來講,實驗室已經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王彩霞的論文《熒光探針對腫瘤細胞中超痕量微管蛋白成像》已經在《科學引文索引》(SCI)上發表,并成功入選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
“課題來源于前期大學生創新實驗研究結果,結合專業研究方向和研究近況,經過多方面的考慮和評估,才擬定了研究課題。”談起學生王彩霞的課題,導師仉華很熟悉。
“讓大學生參與科研創新,用項目帶動的方式,在師生互動中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該校校長常俊標說。在教育部主辦的“挑戰杯”等競賽中,河南師范大學獲得國際和國家級獎勵200多項,省級獎勵400多項,綜合成績排在河南高校前列。
8月13日,省部共建河師大的文件出臺。此后兩個月內,學校就召開了12次工作座談會,全校中層以上領導干部還來到大別山干部學院集中封閉培訓6天,以“省部共建后的思考”為題連續舉辦3期工作研討會,深入思考討論如何實現河師大的新發展。
省部共建是機遇更是挑戰。面向“新使命、新標準、新境界、新貢獻”的大討論活動,現在仍在校園內持續。與此同時,該校還大力開展“985”“211”大學和省部共建大學考察交流活動,全校上下以開放的心態思考未來的發展,“請進來,走出去”謀劃改革創新。
學校黨委書記鄭邦山表示,作為一所地處中原腹地的高校,要實現省部共建明確的“有特色、高水平、區域示范大學”的目標,就要向國內高校開放,向社會開放,向國際開放,在改革創新中打通學校優秀人才和前沿學科成果國際化的通道,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科研創新與生產實踐無縫銜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