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美國3000名博士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40%的博士生選擇在畢業一年后進入社會,其薪酬水平遠超學術圈同僚。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專業的博士薪資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機械工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專業博士的收入水平高居前列,年均薪酬水平約為人民幣40萬元,相比之下,生物學博士的收入水平較低,平均年薪約為人民幣20萬元。受到畢業前景狀況的影響,60%的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生在畢業后會進入企業任職,而只有 26%的生物學博士生會選擇畢業后立即就業。研究人員還發現,博士生畢業后都傾向于選擇國際化大公司就業,只有20%的博士生畢業后選擇在畢業高校所在城市工作,大部分人會前往科研投資較集中的城市尋找機會。(由于中美兩國國情、科研投入和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建議各位讀者流流口水,然后把以上數據作為參考推測一下國內的情況吧!絕對薪酬就不要想了,但有可能推斷出相對薪酬的情況。比如,很有可能在國內機械工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等專業的博士平均收入也同樣是生物學博士平均收入的兩倍。)
圖片說明:紅色部分代表各專業年均收入水平(美元),綠色部分代表各專業就業率(百分比),其中的陰影部分表示已就業的博士生進入專業對口研發機構工作的比率(百分比)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和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是這項調查的負責人,該研究是一項名為UMETRICS(Universities: Measuring the Impacts of Research on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and Science)項目的組成部分,該項目的主要目標并不是比較各專業的薪酬水平,而是通過對比數據進一步了解學術投資轉化成社會生產力的狀況。2016 年,UMETRICS項目將持續擴大調查范圍,將法國、西班牙等多國調查結果納入數據庫,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科研投資轉化率狀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