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給行駛中的新能源車隨時充電的道路、會思考的人工智能、幫助聽障患者聽到聲音的“第三只耳朵”……自今年6月份啟動“科技預見”征集項目至今,上海交通大學共征集到1450項預見提案。昨天,在“面向未來科學技術預見”論壇上,師生們特意留下無數個巨大懸念——如果想知道這些預見的最終答案,那就給60年后的上海交大人寫一封信吧,以備未來打開信封后檢驗現在的暢想是科學還是“笑談”。
據統計,經過初步篩選共有1292項提案進入初評。這些充滿想象力的“科技預見”分屬數理、生命等10個領域,交叉學科領域所占的比例最大。
征集活動的相關負責人周岱教授介紹說,征集到胡這些“科技預見”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有的是出自上海交大師生之手,有的是校外科技迷的提案,其中,中小學生發來的提案多達393項,涵蓋智能車-路系統、人工智能、暗物質、先進生物制造等。
在論壇上,來自自然科學、生命醫藥、工程技術等多領域的院士、專家,也根據目前科技發展的趨勢作出了分析和預測。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