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
一、人的現代化首先是教育現代化
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本質上是人的現代化。進一步講就是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政治優勢,對十幾億人民的持續的人力資本投資,包括創造人的發展機會,提高人的發展能力,激發人的發展活力和創造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指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的現代化首先是教育現代化。在中國大地,這個大寫的“人”不只是抽象的“人”,而是十三億多的“人民”。而教育現代化就是使2億多在校生獲得良好的現代教育,使更多的人獲得良好的繼續教育機會,接受終身教育,使中國成為世界人力資源強國。
教育的現代化要基于人的生命周期以及不同階段的人力資本(教育)投資及公共服務水平。從人的生命周期的教育視角看,在不同年齡段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需求和教育發展指標,也就有了不同的教育服務和教育投資政策。《教育規劃綱要》提出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這也要求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從教育發展的實際結果來看,我們可以采用不同年齡段各級教育毛入學率來衡量。
二、對“規劃綱要”目標的中期評估
2010年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首次提出了到2020年的總目標: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明確提出了五大目標: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健全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專門設計了教育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量化指標。《教育規劃綱要》充分體現了“育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在新中國歷史上是首次。
從《教育規劃綱要》實施情況來看,到2014年,教育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的5項主要指標已經基本完成2015年目標,其中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2020年目標(見表2)。這表明,在實現教育現代化、構建學習型社會、開發人力資源方面邁上大臺階,為實現2020年總目標提供了更高的基礎、更好的條件。
我國學前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是5年來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大突出亮點。我國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從2009年的50.9%提高至2014年的70.5%。聯合國計劃開發署《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的研究表明,在兒童早期發展階段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對于人生的未來發展顯得至關重要。最具成效的投資,就是促進幼兒教育。卓越的幼兒教育比財富更加重要,將十分有助于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中國政府把學前教育作為優先發展的重要領域,表明中國朝著消除貧困的代際傳遞、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各級教育普及水平穩步提高。九年義務教育穩固率到2014年已提高至92.6%。高中毛入學率,從2009年79.2%提高至2014年86.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09年24.2%提高至2014年的37.5%。
研究生教育發展尤為迅速。在“十二五”時期我國研究生在校生規模穩步提高,從140.49萬人提高至184.77萬人,年平均增長率達到4.7%,已居世界首位。其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占招生總數比重從2009年的14.1%提高至2014年43.5%,明顯擴大了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隊伍,已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
構建體系完備的終生教育,還需要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有效銜接。大學后的繼續教育,開放大學教育尤為重要。《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5年來,新設立國家開放大學和北京開放大學、上海開放大學、江蘇開放大學、廣東開放大學、云南開放大學,開放教育邁出了重大步伐。圍繞更好地滿足全民終身學習需求,各開放大學在學習方式、課程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比如,截至目前,國家開放大學已開設本科(專科起點)專業25個,主要面向高等專科(含專科)以上學歷者;專科專業56個,主要面向高中階段畢業生(如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
繼續教育參與率大幅提升。企業職工繼續教育年參與率,已從2010年的56.3%提高至2013年的63.4%。高校繼續教育畢(結)業生數,由2010年的1082萬人增加到2014年的1385萬人,增長28.0%。
三、中國進入“教育紅利期”
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目標,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從2010年起,中國進入人口紅利下降期,勞動年齡人口(16歲-64歲)占總人口比例從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下降了1.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8.75%提高至11.01%,提高了2.26個百分點。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13.72%提高至16.35%,提高了2.63個百分點,已經明顯超過了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下降的幅度,顯示了教育紅利、人力資源紅利大大抵消了人口紅利下降的影響,也標志著進入了“教育紅利期”、“人力資源紅利期”及“人才紅利期”。
總之,中國的現代化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發展是關鍵、是核心。從教育的視角來看,就是要提升全體國民受教育水平,使得全體人民能夠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受教育機會,使得持續的人力資本投資貫穿終身。通過全面實施《教育規劃綱要》,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和人力資源開發水平均邁上了新臺階,終身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我國在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邁出了堅實步伐,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的學習型社會正加快形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