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加強實驗、實訓、實習環節,實訓實習的課時占專業教學總課時的比例達到30%以上。昨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要求有條件、有意愿的試點高校率先探索應用型發展模式。
此項改革,我省已先行先試。省教育廳介紹,我省已有18所本科院校獲批整體向應用技術型普通高校轉型,占省屬本科高校總數的約三成。另有5所高校的部分專業也獲批試點轉型發展。
去年9月,我省首批全面轉型的11所本科高校為武漢商學院、湖北醫藥學院、湖北師范學院、黃岡師范學院、湖北理工學院、荊楚理工學院、武漢東湖學院、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武漢工程科技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今年2月,又有7所本科高校獲批全面向應用技術型普通高校轉型,分別是湖北科技學院、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武漢工商學院、文華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更名為“武昌首義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更名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此外,武漢輕工大學、湖北文理學院、武昌工學院、武漢大學珞珈學院、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的部分專業也獲批試點轉型發展。
按照我省要求,轉型高校的試點專業校企合作覆蓋率達到85%以上、實踐性教學課時比例達到30%以上、“雙師型”教師逐步達到50%以上、到2016年特色優勢專業在校生占在校生總規模比例不低于40%、試點高校來自中高職優秀畢業生的招生比例要逐步達到15%以上。
為何要試點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省教育廳人士介紹,歐盟、美國等高校畢業生中,約80%是應用型人才,20%是學術型人才。國內則相反,約40%是應用型人才,60%為學術型人才,不少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差,在就業市場缺乏競爭力。專家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畢業生“不接地氣”,學校在專業教學中只強化理論知識,沒有按照企業需要和崗位進行對接教學。此外,一些學生和家長對高等職業教育存在偏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