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女生,歷時兩年,獨立撰寫出28萬字法學專著,并出版發行。近日,由武昌理工學院學生陳灣獨撰的法學專著《法治與德治的融合》由中國原子能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學校師生紛紛稱贊這才是真正的學霸。
陳灣是該校文法與外語學院法學1101班學生,出生于1991年,今年僅24歲。她獨立撰寫的《法治與德治的融合》一書共計28萬字,分為12個章節,通過對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分析與對比,闡述了法治與德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很多創新性的見解。該書認為,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我從大一第一學期末開始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從大一結束后就慢慢開始做一些思想上的準備。正式撰寫這本書是從大二下學期開始的,從撰寫至圖書出版大概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據陳灣介紹,為了完成本書的創作,從萌生寫書的想法到完成撰寫,歷時長達兩年多,期間她查閱過大量的圖書、報紙、期刊資料,也經常會去咨詢專業老師,聽取別人的意見。
對于自己寫作此書的主要目的,陳灣分析說,一方面是為全面、準確、深入把握法治與德治結合的治國方略提供參考,另外一方面是為法治與德治結合的治國戰略的實施提供服務,同時為今后的專業學習和科研創新打下基礎。她說,本書打破了以往僅從法治與德治的重要性來思考二者關系的線性思維定勢,運用系統論的思想與方法探討法治與德治結合的結構方式及互動效應,即如何結合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帶著對法學課程濃厚的興趣,陳灣大學期間一直致力于法學專業的研習,今年3月開始,她將大學期間研究的手稿整理,最終形成了《法治與德治的融合》專著(杜撰),并由中國電子能出版社出版發行。創作是艱辛的,談起自己的創作過程,陳灣也是感受很多。整個撰寫過程中最困難的事情莫過于自己知識面太窄,很多內容的撰寫上有很大的困難。畢竟自己學歷不高,只是本科生,所以學的既不深入也不全面,有很多問題自己解決不了只能去查閱大量的資料或者去請教老師,也是多虧了老師們的悉心教導和幫助,我才能順利完成本書的寫作。
談到寫作的收獲,陳灣說,長達兩年多的撰寫過程中,我真的收獲了很多。首先,通過撰寫,我查閱大量資料、頻繁的與老師溝通,使得自己對專業的這個領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對其他的相關知識也有了不少了解,使自己的自己的專業理解更加深刻了。其次,通過撰寫過程也磨煉了我堅持不懈的品質,原來我性格比較懶散、容易半途而廢,通過這個比較困難的寫書過程,一定程度上鍛煉了我對做一件事認真性和長久性的認識。
該書運用系統論的思想與方法探討法治與德治結合的結構方式及互動效應,提出在法治與德治緊密結合而成的治國方略體系中,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以德治國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略。同時該書也提出德治與法治的結構方式是一實踐性極強的問題,只有從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實踐出發,在不斷繼續歷史與現實的深刻反思中,才能正確認識和理解作為治國方略的法治與德治結合的結構方式。呂西萍是武昌理工學院文法與外語學院的教學副院長,也是法學專業的資深教授。對于陳灣出版發行法學專著,呂院長給了高度的評價,她說,該書觀點新穎,體系完整,在當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形勢下,具有極強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