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一直是各級教育部門治理的重點。近日,山東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的文件,并要求各市依據教育部的“六不準”規定制定辦法,同時公布了有償家教的舉報電話。根據教育部新規,教師向培訓機構提供學生信息也在禁止范圍內。
有償補課評比一票否決
教育部此次出臺的《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明令“六不準”。對于違反上述規定的中小學校,視情節輕重,相應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評獎資格、撤消榮譽稱號等處罰,并追究學校領導責任及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對于違反上述規定的在職中小學教師,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直至相應的行政處分。
省教育廳表示,在我省開展“兩規三禁”專項治理的基礎上,各地市需制定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實施辦法或細則,建立健全拒絕有償補課的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懲處、檢查等制度,并落實到教育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全過程。要把治理有償補課情況作為學校發展性評價、學校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要將在職中小學教師是否組織或參與有償補課,作為年度考核、職務評審、崗位聘用、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實行一票否決制。
“零容忍”課上不講課后講
根據規定,中小學校校長是落實《規定》的直接責任人,要帶頭執行規定,堅決杜絕學校組織或參與有償補課行為,加強對教師從教行為的管理。要緊盯寒暑假、法定節假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扎實有序開展有償補課自查自糾和專項治理活動,堅決制止有償補課等行為。對違反《規定》的中小學校和中小學教師,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對監管不力、問題頻發、社會反響強烈的學校和地方,將依法依規依紀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對于在課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課上不講課后講并收取補課費的,以及惡意懲罰不參與有償補課學生等嚴重違紀、敗壞師德的行為要重點查辦,實行“零容忍”。
山東省教育廳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特別是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完善社會承諾制度,指導監督所屬機構、轄區中小學校和全體在職教師,按照《規定》要求向社會、家長做出公開承諾。各地和各學校要積極構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廣泛參與的監督體系,主動接受監督。省教育廳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學校組織有償補課舉報 0531-81916517(基礎教育處);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舉報0531-81676761 (教師工作處);舉報郵箱:xxwgbbjb@sdedu.gov.cn。
疏堵結合治理有償補課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去年我市就出臺了 《治理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若干規定》,用六項監督措施,對有償補課堅決說“不”。一是設立教師有償補課舉報電話,自覺接受學生、家長的監督,并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都要設立教師有償補課舉報電話,市教育局有償補課舉報電話:85912915,市教育局投訴電話:85912940。二是市教育局還設立有償補課舉報信箱,對學生反映的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問題及時進行調查處理。三是實行有償補課定期問卷,每學期在全體學生中至少開展兩次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結果納入年度對教師的師德考核。四是簽訂自覺抵制有償補課責任書,進一步明確禁止在職教師參與有償補課的各種行為。五是印發致全市學生、家長書。六是委托第三方定期對有償補課情況進行監測、公告。
市教育局還明確規定,教師從事有償補課的,師德考核等次定為不合格等次。按照教師注冊制度要求教師5年一注冊,如果發現教師有償補課行為將在注冊時一票否決。在治理有償補課這一頑疾上,市教育局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一方面明令禁止,另一方面對學生和家長的補課需求推出了公益輔導,每年的寒暑假各學校都有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公益輔導班,同時鼓勵教師在校內利用課余時間為有補課需求的學生義務輔導,要求學校在獎勵性績效工資額度內適當給予加班補助。
在職教師“六不準”
●嚴禁中小學校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有償補課;●嚴禁中小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進行有償補課;●嚴禁中小學校為校外培訓機構有償補課提供教育教學設施或學生信息;●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