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截至2014年,全國各級各類普通學校專任教師達到1507.67萬人,生師比逐年下降,中青年教師成為主體,604個縣的94.9萬名鄉村教師獲得專項資金補助,每年約有3.4萬名師范生和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已構建起覆蓋大中小學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教師隊伍建設專題評估報告的數據可以看出,5年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
學校生師比逐漸下降。普通小學、初中、高中的生師比,分別從2010年的17.70 1、14.98 1、15.99 1,下降到2014年的16.78 1、12.57 1、14.44 1。同時,中小學教師40歲以下占55.99%,高校教師45歲以下占71.65%,均比2010年有較大幅度提高,中青年教師成為教師隊伍主體。
農村教師隊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初步形成。出臺《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于2013年啟動至今,中央財政下達綜合獎勵補助資金43.92億元,惠及94.9萬名鄉村教師。培養補充農村教師,目前,每年約有3.4萬名師范生和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比2009年增加75%;2011年至今,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222.6億元,招聘農村特崗教師30.67萬名,覆蓋中西部2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000多個縣30000多所農村學校(村小、教學點)。實施國培計劃,2010—2014年中央財政投入64億元,培訓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730多萬人次,其中農村教師706萬余人次,占96.4%。
教師隊伍建設第三方評估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石中英介紹,我國師德建設走上制度化法治化軌道,先后印發《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文件,強調中小學教師不可觸犯的10種師德禁止行為和高校師德7條紅線,提出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和有償補課“六個嚴禁”,構建了覆蓋大中小學完整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針對教師“失德”,我國嚴格執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加大對違反師德行為點名道姓查處曝光力度。目前為止,31個省份都建立了相應的師德建設制度,師德作為聘任和考核重要依據的學校占到95%。
5年來,我國深入實施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改革試點,2011啟動至今,22個省份推進試點改革,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注冊制度改革提高了教師準入門檻,破除了教師資格終身制,提升了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水平;全面推開中小學職稱制度改革,強調將分設的中學、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統一為初、中、高級;修訂評價標準,改變過分強調論文、學歷的傾向,并向農村和邊遠地區教師傾斜。
石中英分析,教師隊伍建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教師工資不高、工資增長幅度低,教師專業素養和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需要根據學齡人口高峰遷移做適當師資儲備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