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課堂像明星的講座,需要提前占座,且場場爆滿。走進這個有魔力的課堂,就能感受到他的魅力。生活中的問題被他分析成邏輯關系、空間關系,生動有趣;大學的模樣在他的描述中精彩紛呈。
這是段景山老師的《軟件技術基礎》課。段老師坦言,要呈現最佳的課堂效果需要時間的磨礪,而他從菜鳥到教學達人也走過了16個年頭。他的秘訣是,做學生真誠的伙伴。
從表演的課到受歡迎的課
段景山笑稱,自己起點不高。他們姐弟三人在青海讀小學,后來離開父母到成都求學。由于教學質量的差距,段景山的中學成績并不如人意。大學對于他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段景山在電子科大讀完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后留校,從此與教育結緣。
階梯教室里坐著近200人,他們都盯著講臺上那個小小的我,我都不知道該看哪里,該怎么開口才對了。段景山回憶起自己第一次正式上課。那時正是高校擴招的起步階段,師資力量不足,每門課都是大班課。
年輕的段景山一個學期上了四門課,其中三門新課,兩門還是雙語教學,這對于教學新手來說是相當大的壓力,一旦鎮不住課堂,就只能在混亂中收場。
我很緊張,連問題都不敢提,擔心沒有學生舉手,尷尬的場面無法處理。初上講臺的那段時間,段景山總覺得課堂像是匹隨時會脫韁的野馬,神經繃得緊緊的,連身體也繃得僵硬。一堂課下來,手心全是汗。
初出茅廬的段景山逐漸發現,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引導他們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是很需要技巧的。大約兩三年時間,我都只是在表演,沒有辦法去引導,結果是我在講臺上把老師的工作演完。
段景山一直努力著,要改變這一狀況,把精彩的課呈現給學生。他認為,身為人師,應有強烈的責任感,把自身的能力和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獲。而在摸索期的這幾年,段景山覺得自己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他不斷探索,改進。
經過多年磨礪,現在的段景山在課堂上已經游刃有余。上課沒人舉手,我就開個玩笑,活躍下氣氛。很快就有學生勇敢地發言。段景山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他以靈活有趣的方式講解知識點,輔之以幽默的佐料,課堂中伴隨著笑聲,課下讓人回味無窮。課堂的精彩,段景山在《軟件技術基礎》《計算機通信網》到《網絡軟件設計》等都一一呈現。
段老師上的課我都會去聽。他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大四的薛晨說起段老師的課就很興致勃勃,他回憶:一個再復雜的問題,都能被老師分解為小問題,一一解決,最后做一個匯總。薛晨說,段老師還有第二種方式,就是逐步解析法,第一步到什么目標,接著第二步,第三步再難的問題也是一步步完成的。
在同學們心中,段景山就是這樣循循善誘,分而治之地給大家講課。
高大上的理念和接地氣的模式
談到同步問題時,段景山舉例:公交車上,售票員和司機要配合,只有當售票員關門后司機才能發動,不然會有危險。講到棧操作,他打比方,正是掌握了棧的特點,調皮的學生交作業時會偷偷把本子往下插入到作業堆里。 試衣間里不先關鎖,就著急進入脫衣服的臨界區,漏了光得自己負責哦。
枯燥的問題都被段景山講得妙趣橫生,生活中的場景被融入知識點中。接下來,他再娓娓講解方法步驟。
就這樣,段景山堅持著接地氣教學模式。他不斷思索,一個知識點,要怎樣講學生才愿意聽,聽懂,并進一步思考呢?他們是想聽到更詳盡的解釋,還是了解更多的例子,或拓寬知識點的外延?如何把高深的概念關聯到生活中,從已有的生活經驗里汲取更多的營養來幫助理解呢?
段景山的努力沒有白費,給學生滿懷愛意、制作精良的知識大餐,得到廣泛的認可。
一個有追求的教師一定要專注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才是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才能達到教無定法的境界。段景山在回顧自己16年的教學時這樣總結道。
任教以來,段景山一直在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然而有效果的少,失敗的多。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并得到來自德國的教育專家在現代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上的專業培訓,段景山一下子找到了感覺,他一直以來對教學的思考也找到了答案。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段景山內化教育理論,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理念,明晰了各教學環節的目標,并賦予合理的解釋,這樣在教學方法的拿捏上也就能越來越得心應手。
心動還要行動,段景山以網絡軟件設計課為改革試驗田,全面推行行動導向中的項目式教學法。他投入大量精力重構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過程,特別加強了研討的環節。不僅學生反應熱烈,我也從中感受到教學的樂趣。
不僅是網絡軟件設計課,段景山在所有的課程中都逐漸滲透自己的理念和風格。他以行動導向為特色,充分發揮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導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富有前瞻性的教學理念和接地氣的教學模式就這樣統一于段景山的精彩課堂。連續幾年,段景山都被畢業生選為最能記住的老師,得到一代宗師的稱號。
做真誠的伙伴,陪伴你們四年
有些同學覺得我很嚴肅。段景山對此有自知之明。他說,我明白,性格、人生經歷和教師職責等讓我和學生之間做不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因為我總是習慣性地要發揮出一番大道理,降低了交流時的親和力。
在無法改變習慣之下,段景山選擇另外的方式與學生建立關系,就是做學生真誠的伙伴。
我對學生很真誠,也希望他們有問題就坦誠地提出來,我會盡力去回答,去引導。段景山說,我愿意做一個真誠的伙伴,陪伴他們四年,我要求自己與教學有關的所有決定都必須以學生為本源。
學生的求助,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工作。我自己的教學水平有限,但誠意要做足。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老師對學生真誠的關愛之心。
因為真誠,段景山更有一種坦然。有時,在課堂上講授有錯,他并不掩飾,而會誠懇地講出自己的錯誤,并分析原因。他甚至會故意犯個錯誤,讓同學們去糾錯。段景山也希望學生真誠。比如,他會翻看學生的簽到記錄,如果發現代簽,就會作廢。
因為真誠,學生們很愿意與他交流。段景山盡管要講一堆大道理,但他很認真地對待學生的每一個提問。他的郵箱里塞滿了各種問題,不只學業,更涉及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耐心的段老師不僅與學生交流,更把學生的一些好想法帶到課堂,讓課堂更豐富有趣。在QQ群這一公共平臺上,即使有些同學擔心問題太low而匿名發消息提問,段景山也耐心解答。
沒有批評的課堂是同學們對段景山課堂的共同感受。諸如你們這個班是我教過最差的班一類在課堂上對大家的批評,并沒有意義。他說,學生們會覺得你在批評其他人,他們可能無法理解你焦急的心情。他放棄了在大班上的籠統批評而是指出具體的問題。
段景山會不會私下叫上某個學生狠狠地批評一頓呢?他幾乎不這樣做。當有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或者寫得不好時。我還是鼓勵為主。單獨交流時,他會對學生說:那部分做得不錯,但這不是你的水平,你可以做得更好。作為學生們的伙伴,他體諒學生的心情,也希望給予學生更多的正能量。
會不會對不斷重復的教學工作感到厭倦呢?段景山對此搖搖頭,微笑著說:現在,教學越來越讓我感到快樂了。看到同學們聽我的課有收獲,在進步,哪怕是點滴的變化,我都感到很有成就感。行動導向的理念告訴我,重要的是變化的過程,而不要只看到結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