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成立家庭發展研究智庫
調研顯示:養老服務剛需敵不過孩子教育需求
在12月4日舉行的復旦大學家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復旦大學副教授沈奕斐代表中心發布了《社會轉型期的上海家庭需求調查研究》報告。報告結果,令與會專家和沈奕斐團隊都感到錯愕,“我們原以為老齡化社會下,家庭的養老服務需求肯定是最旺盛的。沒想到,老人照護完敗給孩子教育”。
這項針對2309戶上海家庭的調查(其中有效回收問卷2280份),針對婚姻家庭生活、孕期、0-3歲幼兒、4-18歲兒童及青少年、對老人的照顧和家庭勞動等6個家庭服務方面共40個具體需求情況以及愿意支付的費用進行調查。
結果顯示,婚姻家庭生活服務需求總體最低,而4-18歲兒童和青少年照料方面的家庭生活需求是最旺盛的,且被調查者愿意為此支付的費用也是最多的。數據顯示,4-18歲孩子的照料的平均需求值達到21.7%,其次是家務勞動需求為15.26%,0-3歲孩子的照料平均需求為12%,老人照料需求平均值為9.4%,孕期生活需求平均值為8.8%,婚姻家庭生活需求最弱,僅為5.7%。
與之相比,老人照料方面的需求和愿意支付的費用少了很多。盡管在“為老人打掃衛生”小類的服務需求達到20%,但被調查者愿意為此支付的費用均值僅為3.91。
沈奕斐說,孩子教育方面,不僅需求旺盛,且付費意愿也更強烈。40種具體需求中,支付意愿排名前10的需求有6個與孩子教育相關,且占據前5的位置。它們分別是“培養滿足孩子的興趣愛好”“輔導孩子功課”“嬰幼兒早期教育”“獲取孩子成長所需知識”“教育孩子碰到困難時求助”,這些費用都在每小時24元以上。而前10名中,支付意愿墊底的3個分別是“臥床或失能老人全日看護”“給家庭打掃衛生”和“給老人打掃衛生”,分別為每小時17.24元、16.13元和15.12元。
在老人照料方面,剛需雖然強勁,但付費意愿卻偏低。沈奕斐說,老人照顧需求量大、結構復雜,且未來開發潛力巨大,“以后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中年人在自身需求的“投資”上,沈奕斐認為可能更值得探究,“中年人無論從對服務的需求還是愿意支付的費用上,都呈現出很低的數值。尤其不看重婚姻家庭關系和相關服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