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遠程監控示意圖(網絡圖片)
揪耳朵、扔垃圾桶、亂喂藥……這些惡性事件曾在全國不同的幼兒園上演。最近,蕭山一家幼兒園安裝了網絡遠程監控設備,家長可實時監控子女在園活動。隨時可以看到孩子的情況,家長感到很安心。但也有市民質疑,幼兒園到底有無必要裝這樣的系統?孩子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的矛盾,該如何權衡?
家長:
我們青睞遠程監控系統
“我姐姐家孩子上的幼兒園,家長可在家上網看監控,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一目了然,家長也就比較放心了。”讀者王小姐向筆者爆料道,北干街道某小區內的一家私立幼兒園安裝了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幼兒園的活動室、操場都安上了探頭,實時記錄著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幼兒園向家長提供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學校網站,家長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到孩子在園內的情況。
李先生和妻子特別擔心3歲女兒上幼兒園的問題。“孩子今天在幼兒園有沒有哭鬧?有沒有生病不舒服?按時吃飯、午睡了沒……”幾經比較后,沖著可以隨時看到孩子動向的遠程監控系統,李先生一家最終選擇了這家價格不菲的私立幼兒園。每天,多多媽媽到了單位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指定網頁,監督視頻中女兒的一舉一動。
和李先生夫妻有相同感受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都表示遠程監控系統的存在讓他們感到更安心和放心。
“我主要是看看老師白天教了哪些東西,孩子回來我們是否要強化一下;還有就是孩子午睡了多長時間,如果時間長的話,晚上就可以讓他多玩一會兒。”孫女士說,當初送孩子進這家私立幼兒園就是看中了這套監控系統,可隨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舉動。現在,孫女士有空的時候都會上網,每天都要看那么四五次才安心。
綜合筆者在微博和微信上展開的調查,八成以上的家長表示支持幼兒園應該普及實時監控。
微博網友“春暖花開”說:“在市區內,公共場所幾乎都安裝了監控,那么幼兒園也算是公共場所,應該公開視頻,讓一些素質欠佳老師能更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為!”
微信好友“咪咪媽媽”留言說:“我覺的很有必要,因為我家旁邊就有一家幼兒園,我經常看見小朋友站隊伍的時候,老師連推帶拽,這要是讓家長看見,會是什么心情呢,我沒有孩子,看著都會心疼。”
此外,不少家長表示,自己平時在外工作,孩子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遠程監控系統拉近了他們和孩子的距離,即使在外地出差也能直觀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
老師:
工作被監視壓力太大
如果說在教室里安裝遠程監控設備,可以理解為“監視”,那么“被監視”的對象除了寶寶,當然還有幼兒園的老師們。
那么,老師們對學校的這一做法究竟是怎么理解的呢?
“ 目前,蕭山不少幼兒園內都安裝了內部監控系統,行政領導在監控室可查看各班級教學情況。還未放到互聯網的監控視頻都讓老師們產生了‘被監視’的不安感,那么遠程監控設備給老師帶來的心理壓力則更大。在壓力巨大的情況下,老師們還能安心教學嗎?”在公立幼兒園工作十余年的戴老師認為。
也有幼兒園公開表示拒絕安裝遠程監控設備,該幼兒園園長認為,“我認為這是對老師的不信任,在教室里安裝監控裝置,是否可以理解為監視與被監視呢?虐童事件的相繼被報道,讓不少人對幼兒教育產生關注。但這樣的事件,并不是靠監控就可以解決的。”該園園長認為,重建幼教社會信任的根本目的不是修補家長和幼兒園的關系,而是為了療愈和改善對小朋友的教育效果。她指出,家長們對教育細節無休止的介入、教師與家長們可能頻發的誤會、小朋友模糊意識到被監控后可能出現的心理失調……這些所謂重塑信任的“價碼”,真的是作為目的的教育所能承擔得起的么?
“的確有點不習慣。”畢竟一個班級至少有25個小朋友,不可能每個人都照顧得很仔細。而且視頻圖像并不清晰,有時候反而容易造成和家長之間的誤會。”一位幼兒園老師也表示,視頻監控剛裝上的時候,的確感到有點約束,心理負擔也隨之增加了。“相信一段時間后,就能慢慢適應吧。畢竟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監督我的工作,說不定也是好事。”
走訪中,多數幼兒園老師都表示,如果在教室里裝上一個視頻監控系統,會有點反感,“老師們也有自己的隱私,更渴望被信任。”
教育局:
不提倡,但教育工作者應該有開放的態度
針對這些爭議,筆者走訪了區教育局普教科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網絡視頻監控進駐幼兒園,從幼兒園角度來說,出發點是好的。但目前,教育部門還沒有關于這方面的相關政策規定,也不會對網絡視頻監控進幼兒園表示“提倡”。
有媒體評論員指出,幼兒園安裝遠程視頻監控設備是否合理,主要還是要看它是否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否是幼兒園的自主行為;二、是否得到學生家長的認可,是否能提高教師保教質量;三、是否有助于孩子的教育成長,以及是否能提升教師的工作幸福感。
對于遠程監控是否涉及教師的隱私問題,是否會造成教師的壓力而影響教學質量,教育局工作人員認為,教育者應該站在工作的角度,保持開放的態度,不必有太多這方面的顧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