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凱旋教育集團基礎教育走向治理現代化學術研討會在江干區教育局開幕,共有來自三個國家的五位教育專家分享管理和實踐的經驗,來自區內外的兩百余位領導和老師參與,分別從地區特色的視野出發,分享教育治理現代化情境下辦學模式的革新、機制探新中的優質均衡發展以及國際合作中的反思。
研討會上,來自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教育專家分享了學校的治理模式:傾向于公開、透明,敢于放權且責任結構清晰。加拿大皮爾遜公立教育局的戴恩主席表示,在加拿大,學校會鼓勵學生、家長、社區、老師一同參與學校的政策討論,“學生、家長、員工可以選舉代表來表達對學校治理的意愿和訴求。整個過程公開、透明,又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加拿大勞雷爾公立教育局的馬卡洛尼主席分享說:“在加拿大,學校治理既是集權又是分權的:整個教育體系是集權的,而具體的執行是實行分權的。”她舉了一個例子,加拿大教育部門把經費一一落實給學校后,如何使用這筆經費,政府是給予學校充分自由的。“信任十分關鍵。學校給予老師信任,老師敢于嘗試新的教學策略;老師給予學生信任,學生就會獲得更多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
浙江省教育廳基教處方洪峰處長簡述了浙江省基礎教育的概況,以及目前推進教育公平的成果和面臨的問題,他認為,除了起點公平之外,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也是十分重要的。杭州市江干區教育局局長徐暉分享了從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江干模式。
例如江干區的凱旋區塊,區域內的景芳中學、南肖埠小學、春芽實驗學校、茅以升實驗學校、景華小學等學校,都有共同特點:規模小、校間距離近、特色顯著。2012年,江干區教育局啟動“凱旋教育提升”行動計劃,實施區域整體打造,提升該區域教育競爭力和知名度。2013年,江干區教育局在原有基礎上,提煉出具有江干特色的“新教育共同體”,重點打造“名校新校”、“區域”、“教師研訓”和“院校合作”四個教育共同體。
江干區名校新校、區域聯盟、教師研訓及院校合作、跨體制校五類教育新共同體的辦學模式拓展,在“打造國內一流教育現代化強區”,提升全域育人品質、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發揮著主流、持續的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