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將迎來新一輪畢業生求職高峰。2015年蘇企赴國內名校舉辦招聘活動正在進行中。昨天,記者從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了解到,加上首次推出的上半年“校園引才”數據,今年共有256家蘇企攜6576個崗位,分10條線,赴22座城市、35所高校攬畢業生。最新統計,今年共收到畢業生簡歷2.7萬份,平均每個崗位5人競爭。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本科學歷占75.8%,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占24.2%。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參團企業中,計算機、金融、設備租賃、檢測、快遞及社區服務等服務業占比達44.7%;本科生、研究生需求分別占總數的90.5%和9.5%。
求才若渴,民企占據“半壁江山”
昨天,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市場服務科韓科長告訴記者,蘇州“校園引才計劃”面向全國985、211高校,有重點地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支柱產業急需的緊缺專業人才,服務城市轉型升級發展。
韓科長說“校園引才計劃”篩選全國范圍內的,與蘇州轉型升級發展急需專業“相貼合”的高校,同時根據企業訴求,有針對性開辟引才線路。自2010年啟動以來,該計劃已覆蓋全國17個省(市)、27個城市、47所院校。他說,“隨著影響力的逐漸擴大,“校園引才計劃”參會企業總體呈攀升趨勢,其中民企數量持續增加,占據了半壁江山。”
碩士及以上學歷引進占一半以上
據統計,2010-2014年,蘇州市本級共辦理引才線路各高校畢業生手續2029人(不含江蘇省內高校及未正式辦理手續畢業生)。其中博士97人,碩士900人,本科學歷畢業生1328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輸送人才數依次排名前三,分別有186人、117人和116人在蘇就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排名前三的,分別為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分別達97人、66人、61人。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校園引才計劃”來蘇就業畢業生結構逐步向高層次人才傾斜。其中,985院校畢業生總數達1257人,占61.9%;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數增長顯著,占每年引進總量的一半以上,實現了人才的集聚式增長。
“校園引智”產生直、間接效益728萬元
作為“校園引才計劃”一個子品牌,“校園引智計劃”于2012年啟動,利用暑期組織名校研究生來蘇參加社會實踐,是一個以儲備競爭性人才資源為目標的先期發展項目。
韓科長向記者介紹,“校園引智計劃”以企業需求為引導,以項目對接為平臺,以社會實踐為依托,憑借高校科技攻關優勢,幫助企業解決短期項目攻關需求。同時,將研究生的理論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強化科研優勢與生產優勢的融合互動,進而實現產學研的充分對接和共贏發展。
截至目前,參加“校園引智計劃”的高校學生已遍及12個省、23所院校,其中“985”院校15所,占65.2%。“據統計,該計劃啟動以來,共完成項目48個,整體基本完成項目52個,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45.77萬元,間接經濟效益582.95萬元,節約生產成本53.48萬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