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2月4日是第二個國家憲法日。我國的憲法是人民憲法,最核心的規定就是對人民權利和福祉的保護。因此,憲法是民眾日常生活身邊鮮活的制度,與普通百姓和全社會福祉都密切相關。
與憲法在民眾生活中起到的重要性相比,社會對憲法的了解還遠遠不夠。有媒體對1197名受訪者的訪談顯示,完整讀過憲法的僅15.7%,完全沒有讀過憲法的有33.2%,而讀過但未讀完的占到51.1%。這說明憲法在社會民眾的普及率有待加強,普通民眾對憲法重要性的認識也有待提高。
法治建設不僅僅是國家的事情,也是個人的事情,只有個人樹立了憲法信仰,“依法治國”根基才會更加牢固。民眾既是法治社會的建設者,也是法治社會的最終受益者。越是充分了解憲法的社會,群眾對某一事件和行為的看法越是一致,也就越接近法律標準。同樣,越是在憲法教育成熟的社會,國家行為與人民需求越是一致。可見,憲法的普及也是法治社會的基石。
民眾只有了解憲法和學習憲法,才能更好地真正融入到法治社會之中,通過憲法將本身弱小的個體權利,變成值得尊重的憲法權利。同時,公職人員作表率,都充分了解到憲法至上的意義,才能更好地將憲法作為人民權利基本的保障法,才能自覺遵從依法治國的軌道。
“國家憲法日”不只是一場宣傳,對憲法的尊重,首先需要每一個人從了解憲法開始。無論是公職人員還是普通民眾,大家都應一起來讀讀憲法,尤其是以前沒有讀過和沒讀完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