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由海南師范大學法學院主辦、海南經濟特區法治戰略研究基地承辦的“中芬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論壇”在海南師范大學開幕。來自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環境法委員會、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200多名國內外知名學者參會。
本次會議會期4天,以“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為主題,以“綠色發展、互惠共贏”為主旨,以“中國、芬蘭生態文明法治建設交流互鑒”為主線,就全球共同面臨的環境治理前沿問題展開學術交流和加強國際合作。會議由國際高端論壇、海南生態法治國際大講壇、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分論壇、海南環境保護調研考察四個部分組成。會議內容涉及構建綠色發展生態體系的法治路徑,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與環境法治建設,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法治保障,氣候變化問題研究等生態法治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熱點問題、發展趨勢和成功案例的交流探討。
海南師范大學校長林強代表海南師范大學向與會來賓表示誠摯的歡迎,介紹了海南師范大學與芬蘭教育機構的合作狀況,以及海師和法學院圍繞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環境資源保護立法等重大問題開展的政策研究和咨詢服務,為海南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省提供的有效智力支持。他希望以此次研討會為切入點搭建平臺,不斷深化中芬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打造學科協同、校校協同、國際協同的新型教學科研共同體。
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省社科聯副主席祁亞輝認為,本次論壇既融合了國際和國內兩個維度,又順應了生態文明建設和法治中國建設的現實需求,既契合了我國“四個全面”建設的戰略布局,又適應了當前世界綠色、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將有利于進一步推進國際與國內、理論與實踐的溝通和交流,提高海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研究水平,推動海南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中芬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論壇”是海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成立后舉辦的首次國際會議。會議成果將集成著作《跨越與傳承——中國、芬蘭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制度比較研究》一書出版,作為專家、學者、實務界研究推進我國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的參考文獻。海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即日起正式開辦“海南生態法治國際大講壇”系列講座,緊緊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帶有戰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問題,圍繞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為國際學術交流和理論研究搭建平臺,為海南法律工作者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