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委高教工委日前出臺該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設規劃,提出高校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高校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
《陜西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設規劃(2016—2020年)》提出,高校應積極創造條件,開設必修課,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保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以及研究生在校期間100%接受心理健康課程教育。根據學生情況和需求,開設相關公共選修課程,形成較完整的課程體系。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課和精品課評選、心理健康教師教學研討交流等活動,逐步建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庫。
高校應健全學生心理咨詢的預約、重點反饋、值班、檔案記錄和管理等制度和程序,嚴格遵循心理咨詢的倫理規范開展工作。積極開展團體輔導,與個體咨詢相互配合,提高咨詢工作的實效性。改善心理咨詢工作環境,增強咨詢的便捷性和保密性。適應大學生的群體特點,努力提高咨詢服務的針對性。
同時,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制訂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工作預案,建立由社會公共安全管理、精神衛生、教育主管部門等多部門協同合作,精神科職業醫師、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專家、社會工作者共同參與的全省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系統,提高師生對心理危機事件的認識以及應對能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