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近2點,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推送一篇名為《最容易賺錢、最難賺錢的城市在哪?》的文章,稱今年上半年由人社部發布的《薪酬發展報告(2013 —2014)》得出的“中國最容易賺錢的十大城市”中,北京以每年人均薪酬17.07萬元穩居榜首,上海和深圳分別以15.50萬元和15.43萬元位居第二、第三,天津、福州、廣州的每年人均薪酬也都超過12萬元。
如此算來,這些城市人均月薪均應過萬,不少看到數據的網友不淡定了,有人表示 “最憎這種新聞,每次看完讓我覺得很對不起國家,給祖國拖后腿了”,有人發問“這里統計的確定是正常人?”,也有人調侃“我在天津怎么沒那么高工資,是讓人貪了嗎?”該文還稱,“有統計顯示,北京以月薪8894元穩居榜首,上海第二(月薪8601元),深圳第三(月薪7622元),杭州第四(月薪7045元)”,于是也有網友質疑兩組數據前后矛盾:“北京月工資8000多一年加起來也沒有17萬啊,難道北京人一年過20個月?”
這是怎么回事?弧度查證發布在投資界網站的《盤點:中國最容易賺錢的十大城市》發現,所謂“中國最容易賺錢的十大城市”排行榜的數據,其實是將中國多個大型城市的上市公司2013年支付給員工的薪酬總數除以員工總人數算出的當年該城市上市公司人均薪酬,即與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文章刊發的數據一致,但這并不是全部勞動人口的人均薪資水平。
此外,該文所稱的“北京以月薪8894元穩居榜首,上海第二(月薪8601元),深圳第三(月薪7622元),杭州第四(月薪7045元)”,統計來源為智聯招聘于10月發布的《2015年秋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該報告基于智聯招聘2015年秋季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進行統計分析。
那么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真實人均薪資水平究竟如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所今年2月發布的《薪酬發展報告(2013—2014)》就給出了答案。報告稱,分析近年來地區工資水平發展狀況得出全國各地大體可分為4個梯隊,其中工資水平最高的第一梯隊主要是北京、上海兩地,2012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就已超過7萬元,明顯高于其他省份;第二梯隊包括天津、西藏、江蘇、廣東、浙江5個省份,平均工資在5萬元以上;第三梯隊包括寧夏、內蒙古、青海、安徽、新疆、福建、重慶、山西、陜西、四川、山東、遼寧、貴州13個省區市,其余則屬于第四梯隊。
同時,光明日報發布的《2014年31省份人均收入排行公布》也顯示,按照各地兩會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數據,2014年滬京浙深等省市的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都超過4萬元,上海以47710元居首,北京以43910排名第二,浙江以40393位列第三,與十幾萬的人均月薪相距甚遠。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