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地提出中國未來發展要樹立的和貫徹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并將之提升到全黨都要遵守的理念的高度,這是全會最大的亮點,是我國發展理念的又一次突破。”
11月27日上午、下午,國家行政學院張占斌教授分別做客“集美講堂”第5講和“華大講堂”第54講,深入解析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時稱。
此外,黨中央將籌劃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經濟社會發展,放在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圍繞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的歷史背景,描繪未來中國的發展;提出“十三五”規劃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就未來發展存在的環保、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提出重大的政策性安排,也是張占斌認為的本次全會的幾大亮點。
張占斌現為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新型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參與完成多項黨中央交辦的重點調研課題、國務院辦公廳委托的政策評估課題等,有近20項內部報告獲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的批示。出版了《中國式崛起》《改革紅利再釋放》等10多部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260多篇。
當天,圍繞“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主題,張占斌著重從經濟和社會等方面深入地解讀了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
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最主要議程是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十三五”規劃的制定是置于“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之下的。何為“新常態”?張占斌說,“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而提出的。”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表現出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轉變、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資源配置由市場起基礎性作用向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轉換、經濟福祉由先富先好型向包容共享型轉換等六大基本特征。
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會議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張占斌詳細介紹了這五大理念提出的具體要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平穩度過“中等收入陷阱”,用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是大勢所趨;在協調發展中拓展發展空間,是解決當前城鄉矛盾、區域矛盾、產業矛盾等諸多問題的關鍵;堅持綠色富國、綠色富民,才能完成習總書記“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到水,留得住鄉愁”的希望和要求;開放是國家繁榮的必由之路,要加快鐵路、核電、建材生產線等中國裝備“走出去”,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各級政府都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讓社會分配更加合理。
針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可能遇到的復雜問題,張占斌指出,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增長,同時緊緊圍繞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讓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要堅定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爭取在行政管理體制、國有企業、市場體系、財稅體制、金融體制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
泉州市領導翁祖根、王瑞強等市委學習中心組成員,市直有關部門、在泉各高校、各民主黨派負責同志;集美區領導李輝躍、黃曉舟、洪成等區委學習中心組成員,以及各鎮街、區直機關和部分區屬單位領導干部;我校領導賈益民、關一凡、朱琦環、吳季懷、劉斌、曾路、彭霈,以及黨委委員、紀委委員等黨委中心組擴大會議成員,中層干部等聽取報告。泉州市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部長翁祖根為張占斌頒發“華大講堂”主講嘉賓紀念牌,我校校長賈益民為張占斌頒發華僑大學兼職教授聘書并佩戴校徽,集美區委書記李輝躍為張占斌頒發“集美講堂”紀念牌。副校長曾路主持報告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