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一天比一天寒冷,但走進遵義鄉鎮的新建校園,同學、老師們在優美校園里快樂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場景,讓人感受到如春天般的勃勃生機。
幼兒園中班孩子——“拜訪秋天”
11月16日上午,遵義市鳳岡縣綏陽鎮幼兒園中班教室,30多名孩子圍成半圓,聽張老師講樹葉的故事。
面前的多媒體電視屏幕上,PPT展示一張張形態各異的好看的樹葉,還有用樹葉做成的拼貼畫比如螃蟹、金魚等等,引得孩子們瞪大了眼睛。
這個月,中班孩子的集體活動主題是“拜訪秋天”,之前,他們自己畫了樹、發現了解樹的各種作用,這天,輪到認識樹葉了。
“這些樹葉有什么變化啊?”張老師話音剛落,孩子們說,“變黃啦!”“小朋友想一想,落葉有什么用呢?”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有個女孩子邊笑邊大聲說,“有的樹葉可以吃!”
發現樹葉的集體活動還在進行。之后,孩子們可以去美工區試試自己做樹葉拼貼圖,或在表演區玩玩角色扮演游戲,都行。來聽課的幼兒園行政管理老師解釋,集體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共同性的認知能力,幼兒的個性在區域活動中得到相應的發展。
綏陽鎮幼兒園是鎮上唯一一個公辦的鄉鎮幼兒園,2014年3月正式開園。從最初的130多個孩子到現在已有197個孩子,絕大多數都來自綏陽鎮鎮上家庭。
很多家長慕名而來,“慕”的是這個新建園的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無論是幼兒園建設還是對幼兒的養育培養,綏陽鎮幼兒園都得到鳳岡縣實驗幼兒園的“零距離”指導。
2013年,鳳岡縣開展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以縣實驗幼兒園為總園,12所鄉鎮中心幼兒園為分園。近幾年,不斷將總園的優質資源輻射到分園,讓更多鄉鎮幼兒園能秉持科學保教的理念,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促進幼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全省數據
2011年啟動實施學前教育突破工程,現已實現全省鄉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全省新建、改擴建鄉鎮(街道辦事處)和城市社區公辦幼兒園1650所、村級幼兒園3290所。全省在園幼兒達120萬人,從2010年的76萬人新增43萬人。
9年級女生——“最喜歡學校的運動場”
9年級女生馮宇迪講話輕聲細語,說起自己的學校,一臉微笑。她在遵義市鳳岡縣四中已經度過兩年多的時光,回想升入初中以來的學習和生活,她望向窗外,“我最喜歡學校的田徑場!”
馮宇迪就是鳳岡縣人,家里條件還不錯,小學讀的是私立學校,“那個學校還算好吧,但沒有田徑場,每次運動會都要去縣里的體育館,還是我們四中好。”
中考臨近,學習越來越緊張,她很盼望每年秋冬季舉行的全校田徑運動會,“可以放松一下啊,還可以給同學加油!校長、老師經常說,不要只會讀書,平時要多運動。”
除了有大大的田徑場,學校的午餐也是讓人點贊。以前她以為升了初中,可能伙食會很差,沒想到這里的一日三餐都很好吃。特別中午這頓是營養午餐,葷素搭配還經常有骨頭湯喝。比如11月16日這天,午餐就有蘿卜炒牛肉、辣子雞、白菜炒肉、炒木耳和香菇雞湯,食堂外面的墻上貼著每周菜譜,清楚得很。
鳳岡四中于2010年新建,不僅有馮宇迪這樣縣城孩子,更多招收的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如今,全校約60%的學生來自附近龍泉鎮、三壩村,還有一部分是鳳岡縣其他鄉鎮來縣城務工人員的孩子,少量學生來自縣城。
在馮宇迪眼里,有些農村同學剛來時特別調皮,現在有了一些改變。“比如他們不那么幼稚了,不再動不動就上課搗蛋、下課打架。”
她一一列舉學校怎么解決某些同學的行為習慣等問題,“先由班干來,解決不了,班主任來,如果還是不行,就找心理老師,一層層解決。”她露出一個贊賞的表情,“他們總算明白了,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
全省數據
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校實現“貴州特色”農村學生營養餐全覆蓋,惠及1.3萬余所農村學校400萬農村中小學生。實施“全面改薄”標準化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面積740萬平方米,農村初中生、小學生寄宿率分別達70%、30%。
中職老師——“最想把自己所學全部教給學生”
走進湄潭縣中職學校的新校區,進門右側就是一個籃球場,前方綠樹掩映中,依次排開的是實訓大樓、教學樓、學生宿舍樓等等。中午時分,五六個男生正在籃球場上打球,很是起勁。
1點40左右,一位三十多歲的女老師笑吟吟地過來,“要上課啦!趕快去教室。”男生們收了球,接連向教學樓方向跑去。
這位老師名叫肖龍飛,教的是體育舞蹈。看著教學、實訓、運動、生活各區域井然有序的校園,肖老師感嘆,自從2012年搬進新校區后,一切都在改變。
“和老校區相比,這里的實訓場地、設備改善好多!”她細細數來,7個籃球場、1個標準的400米跑道,還有300平方米的形體室,“這種形體室已經達到了大專院校的標準!”
肖老師語氣中有一絲自豪,更多的是為學生高興。她帶的幼師班,以前在老校區的舞蹈室,20多個同學就把教室擠滿了,在這里的形體室,一兩個班的學生都可以同時上形體課。
老師們的工作環境也有很大改觀。肖老師以前和其他專業的老師合用一個辦公室,如今,他們體育教研組有了專門的辦公室,10多個音、體、美老師可以忙各自的教學教研。
搬進新校區三年,肖老師越來越感覺中職教育很有盼頭。喜歡和同學們一起嗨著上課嗨著活動的這位老師,經常聽學生說現在的中職能學到東西、老師很親切。她現在最大的心愿是,“這么好的條件,希望把我們自己的所學,全都教給學生。”
在遵義,這一幕幕師生奮進的場景,只是全省深入推進“新兩基”和四項教育突破工程的一個縮影。從學校建設到內涵發展,貴州教育一點一滴地改變,正在進行時。
全省數據
全面免除中職教育學費,新建、改擴建高中階段學校166所,全省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達105所。完成中職學校“百校大戰”項目建設面積674萬平方米。基本實現初中畢業學生都能進入高中階段學校學習,新增普通高中和中職在校學生近50萬人,中職累計招生138.9萬人。
鏈接
新兩基攻堅
在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我省推動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基本普及15年教育。2015年我省提出“新兩基”目標,到2017年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5%以上。
四項教育突破工程
我省從2011年起,啟動實施學前教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突破工程等四項教育突破工程,以及在中小學全面實施優美教室工程、圍墻安全工程,以解決我省學前教育入園難、義務教育水平低、高中階段教育資源短缺、高等教育規模小等“短板”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