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杭州站”活動,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辦。活動現場,記者了解到一組數據——
杭州市15歲以下的生長發育遲緩者高達4.5萬人左右,治療率不足5%。
杭州市一醫院兒科戴明娟主任醫師說,調查發現,現在97%的家長不了解孩子的生長規律,30%的家長在孩子生長發育遲緩時固守“晚長”觀念。
“一般來說,3歲以前每年生長小于7cm,3歲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長小于5cm,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長小于6.5cm,就認為生長速度減慢,要及時就診。治療上來說,3~17歲是矮小癥治療的黃金時間。治療費和患者體重成正比,體重越重用藥劑量越大,治療費用越高。”
那么,家長如何科學地把孩子身高管起來呢?戴醫生提出6點建議——
1、養成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的習慣。至少每3個月定點、定時量一次,了解孩子的生長速率;
2、每年帶孩子測一次骨齡;
3、學齡期孩子不晚于22:00睡覺,睡眠時間應在9小時以上;
4、飲食注意營養均衡和蛋白質的充足攝入,少喝碳酸飲料,少吃油炸食品和反季節蔬果等;
5、彈跳類運動能有效幫助孩子長高,可讓孩子每天用1小時進行跳繩、籃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運動;
6、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不要在飯前和睡前批評孩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