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優秀課堂筆記、作業、實驗報告,不僅是同學之間爭相“復印”的寶貝,也將成為學校檔案館里永久保存的校史珍藏。日前,經過院系及校級的層層評選,天津大學在全校16000名本科生的筆記、作業和實驗報告中選出了2份優秀作業、2份優秀筆記、1份優秀實驗報告,獲得“特等獎”。這5份資料除了在全校學生中展示外,還將在征得學生同意的情況下,被校檔案館永久珍藏。
PPT的課堂時代還是要學生記筆記
盡管現在的大學課堂,許多老師講課不再一黑板一黑板地寫板書,學生們上課也不再跟著老師記筆記,而且是課后直接拷貝走老師的課件,但是在理工科的課堂上這樣的方法并不太符合學習規律,尤其是講授公式推導演進的時候。天津大學學工部副部長王寒介紹,天大仍有一批堅持上課寫板書的老師,這就要求學生們上課記筆記。“事實上,每一份優秀的課堂筆記、課后作業和實驗報告的背后都有一個成績優秀的‘學霸’。”王寒說,提倡學生們認真地記課堂筆記、寫作業,也是提倡大學生們對待學習的認真態度。
這是天津大學首次在全校內評選優秀筆記、作業和實驗報告。而對于此次優秀作業和筆記評選,學生們的態度也不一,但更多的學生認為“挺好的”,更有人懷著好奇的心情想看一下“好的筆記究竟是怎樣的”。
能入檔案的課堂筆記什么樣?
字跡工整、條理清晰、畫圖規范,有的還用好幾種顏色的筆做了不少標記和符號。在天津大學學工部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了這5份將進入學校檔案館的優秀筆記、作業和實驗報告。“這些都是經過院系推薦后,學校組織老教授認真評選出來的。”王寒說:“并不是看上去好看,字寫得漂亮,就一定能評上獎。以實驗報告為例,評委們首先淘汰的就是用鉛筆寫實驗數據的報告。因為作為實驗數據,用鉛筆寫就意味著可以隨意修改,但事實上實驗數據體現實驗過程的嚴謹,數據的可靠性是基本要求,也體現了學生實驗中實事求是的基本理念。”
與此同時,評委們還針對每份優秀的作業、筆記給出了評語。如獲得筆記組特等獎的理學院李思和信息學院任群的筆記,就被老師們評價為:筆記字跡工整、邏輯性強,有重點標記,有問題思考印跡和課后復習注釋。而獲得作業組特等獎的求是學部何永禹的作業,則“字跡工整、字體美觀、正確率高、頁面整潔、繪圖規范”。建筑學院陳杉的作業獲得的評價是:作品獨創性強、圖面表達新穎、表現技法純熟、制圖規范、研究內容有一定深度。
優秀課堂筆記入檔為“學習史”留紀念
“或許將來有一天,學生們真的不用再用紙和筆記課堂筆記了。現在軟件學院的學生已經非常習慣用電子的繪圖板來作畫了,高年級學生的徒手繪作業越來越少。”王寒笑著說,將學生的優秀筆記和作業存入校史檔案,也是為了能從學生的筆記和作業中看出不同時期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過程。據了解,在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天津大學(北洋大學)117年的辦學歷史上,留存下來的學生筆記只有少量,但并不是各個時期都有,現存的幾份主要是校友捐贈來的。其中在該校的校史館里,展出著一份北洋畢業生嚴宗達老先生在上世紀40年代“結構力學”的課后作業,也正是嚴老先生的這份作業,給了老師們將評選出來的學生優秀筆記和作業歸入檔案館珍藏的靈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