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驕陽不敵大氣學子熱情似火,真金何足青年涉世求知心堅。對于百余名大氣科學學院的同學來說,這個暑假注定不凡,少了玩樂、悠閑,卻多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體驗。
對于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院高度重視并為之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5月29日,學院就已組織暑期社會實踐動員大會,千頭萬緒的準備工作由此展開。7月3日,在組織部的積極籌備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培訓大會又順利召開,讓各團隊對于活動的細節和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
2015年,學院共組織十五支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團,他們的足跡遍布祖國大地:從長城腳下到泰山之巔;一路上見識了哈爾濱的熱情豪爽,也經歷了紹興水鄉的潮濕悶熱;在神農架調研,去張家界考察;東南有廣州,西北有蘭州各團隊深入當地氣象臺參觀實習,并在當地進行問卷調查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科普活動。旁觀天氣會商,熟悉氣象人工作日常;預報首席親臨指導,隊員向前輩們學習專業技能。看到工作人員積極地討論、謹慎地決斷,隊員們了解到每一個氣象人的默默堅守、熱愛與擔當。除了到氣象臺參觀學習外,實踐團隊也針對各地的自然環境和氣象特點進行科學的調研,如湖南隊在張家界和鳳凰古城研究氣象對旅游業的影響,而浙江組和四川組分別就臺風災害和地震災害做了調查,蘭州隊則對于風沙和大氣污染問題進行了細致的研討。
2015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愿者中國行廣東隊于昆侖堂前整裝待發
北京實踐團隊于紫竹院公園向市民宣傳氣象防災減災知識
隊員們認真聽取氣象臺工作人員講解相關知識及氣象臺日常工作
實踐團隊于廣州中心氣象臺合影留念
北京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郭金蘭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神農架林區氣象局觀測場合影留念
湖南隊隊員們與氣象局各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
實踐團隊成員們對當地市民進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問卷調查
除了奔赴各地的宣傳團外,還有一支隊伍留守西北,默默奉獻力量。他們就是大氣科學學學院隴西支教團。7月17日,支教團一行十三人從榆中縣夏官營火車站出發,前往定西市隴西縣和平鄉和平小學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和當地老師和家長的溝通,隊員們最終決定開設語文、數學、暑期作業輔導及安全教育、氣象知識科普等課程。除此之外,支教隊還組織學生開展趣味運動會、歌詠比賽、辯論賽等活動,極大程度地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十八天的同吃同住,讓支教隊員和孩子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從緊張到熟悉,從陌生到不舍,離別時,那一句句稚嫩的再見不免讓人心酸,青春的真情在支教過程中熊熊烈火般燃燒。
甘肅支教隊組織同學們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
一夏的蟄伏奔走,終于在這一刻引吭高歌。在大氣科學學院的精心組織和統一領導下,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會圓滿完成并取得優異成績。其中,大氣科學學院獲優秀組織單位稱號、大氣科學學院赴黑龍江省氣象防災減災暑期社會實踐團等三支隊伍獲蘭州大學201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的殊榮;史萬峰老師獲甘肅省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稱號;敏霞老師獲蘭州大學201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稱號;大氣科學學院張武老師、劉玉芝老師、史萬峰老師榮獲蘭州大學201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稱號。社會實踐是一種生動和別樣的課堂,它讓同學們走出校園的暖房,真正了解社會、踏足社會。作為大氣人,我們要了解的不只是自然的氣象,更是世間的萬千氣象。大道行,氣自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