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據韓媒報道,韓國嚴重的就業難問題使各種社會資格證泛濫。但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資格證中,能真正起到作用的卻少之又少。每年韓國消費者投訴無用“社會資格證”的案件都超過1500起。
26日,韓國消費者院稱,以今年10月為基準,登記在冊的社會資格證共計17300余種,大大超出了韓國社會的職業數量(11400余個)。而這些資格證中得到官方承認的僅有97個,占比不足一成(0.6%)。
從2010年1月至今年10月,韓國消費者院共接到“社會資格證”相關投訴咨詢9060起,在501起消費者維權案例中,一半以上 (51.5%)是與資格證輔導班的糾紛。另有24.9%的消費者投訴“保障就業及高薪金的虛假廣告”,23%的消費者因”資格證教材質量及合同“而權益受損。
韓國消費者院對至少持有1個以上社會資格證的300名20歲至40歲消費者進行了調查,81.3%的受訪者表示考取資格證的最大原因是為了就業。
但消費者院對韓國企業的31項招聘要求分析顯示,這些社會資格證無一被列入企業招聘所需的“必需資格證”和“加分資格證”中。而受訪者持有的資格證中也不乏“英語話 劇音樂劇教師資格證”、“自主學習指導資格證”、“老人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療養護師資格證”等“奇葩”證件。
此外,有61.3%的資格證持有人誤以為自己的社會資格證享有國家級專家資格或國家級技術資格。能正確認識到社會資格證性質的人僅有21.9%。
因此,韓國消費者院呼吁消費者不要被虛假廣告誤導蒙騙,應正確了解資格證的作用后再理智選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