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天津博物館與河西區教委聯合開展《“攜手共育”——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活動》推動會,為天津博物館正式納入河西區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體系進行積極準備。
天津博物館此次與河西教委聯合,將博物館推進中小學課堂,希望利用博物館自身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將博物館特有的館藏資源融入到中小學校的課程改革中去,使博物館真正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真正成為廣大青少年提升思想道德、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審美情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教育基地,以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來自河西區各中學德育主任、小學德育校長,及各校歷史、品社、美術教師等150余人參加了此次推動會,最終將梅江中學、閩侯路小學確定為此次活動的試點學校,根據計劃先行實施博物館進課堂活動,隨后“博物館走進中小學”活動將在河西區各中小學校陸續展開。
作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廣大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二課堂,天津博物館歷來非常重視未成年人的社教工作,每年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吸引青少年及其家長主動走進博物館來參觀展覽參加活動,還組織專人策劃開展相關活動,將多個展覽及主題制作成展牌、幻燈片,通過多種方式將歷史、文物欣賞類知識送到社區、學校。讓博物館“走出去”,使博物館真正成為未成年人學習歷史知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課堂,成為增強愛國情操、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成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場所。
新館開放后,天博將原有的社教活動區策劃成為了一個文化體驗中心,將中國傳統的、帶有博物館特色的動手體驗活動帶進來,如古代線裝書的制作、楊柳青年畫的拓印、古錢幣的拓印、模擬考古發掘現場等,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去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從小培養愛祖國的情懷。
天津博物館希望借助此次活動,通過優秀的文化場館資源和人力資源,同學校教育、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效銜接和融合起來,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第二課堂活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緊密結合,以特有的教育資源、教育平臺為依托,將博物館融入日常學校教育中,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功能互補,達到共同育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