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暑假,來自全貴州省的40多名高校學生會主席來到天柱縣遠口鎮遠口村,走入田間地頭進行生產勞動,走進村民家中調查鄉村留守兒童情況。遇上趕集,大家利用各自所學專業知識,給村民免費看病、提供免費法律咨詢、進行安全知識宣講等活動。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省學聯駐會主席唐一越經歷了第一次背羊糞、第一次聽鄉親們講面臨的困難、第一次深入地和留守兒童談談心……“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接地氣’。”
五年來,全省各級青聯、學聯組織始終著眼青年成長成才的權益和需求,搭建服務發展的平臺,與青年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幫助引導他們更深刻了解國情省情,全面感知祖國發展前進的脈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在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征程上匯聚青春力量,發出青年好聲音。
五年來,全省青聯、學聯組織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四進四信”、“與信仰對話”、“點燃激情與自信”“青春共話十八大”等主題教育活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構筑和鞏固共同思想基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自省青聯九屆一次全會以來,省青聯充分發揮組織動員優勢、人才智力優勢和社會資源整合優勢,搭建引資聚智平臺,組織“博士服務團”開展省情考察、講座、座談、培訓等活動,為貴州發展聚力匯智;開展青聯委員走進畢節試驗區“同心謀發展·共筑中國夢”活動,達成投資意向項目3個,項目資金20億元。搭建服務創業就業平臺,連續舉辦兩屆《創業起跑線》青年創業能力大賽活動,注入20萬元創業啟動金,組織創業導師全程專業指導和點對點幫扶創業青年;積極參與“見習助就業·牽手畢業生”崗位進校園雙選會,為應屆大學畢業生提供見習就業崗位3500余個。搭建服務關愛民生平臺,開展“科技之光”青年醫療專家服務團走進貴州、“新春走基層”、災區慰問獻愛心、“雅安,我們和你在一起”大型義演募捐賑災等系列活動,募集364萬余元,為困難青少年群體送去溫暖和關懷。
圍繞“開發帶動、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擴展青年對外交流與合作。堅持“走出去”,與香港青聯、澳門教育暨青年局等達成開展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的合作,加深與臺灣青年組織交流,組織優秀青年赴日本、韓國、德國、芬蘭、朝鮮、俄羅斯等30余國家和地區進行出訪交流。堅持“引進來”,舉辦“中歐青年交流年”貴州活動、貴州——愛爾蘭青少年交流周活動,與英國青年力量組織等3家歐洲青年組織簽署了友好合作備忘錄,架起中歐青年交流彩虹橋,接訪香港樹仁大學考察團、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團、俄羅斯青年聯盟代表團等30余國家、地區來訪。承辦“海外學人歸國創業周”活動,吸引來自14個國家的60名海外學人赴黔考察。
五年來,全省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堅持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思想引領為主線,以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為重點,以維護青年學生合法權益為職責,不斷完善自身,激發了廣大青年學生報效貴州發展的熱情和信心。
為認真學習領會陳敏爾書記在貴州大學授課時提出的“感恩之心、進取之心、樂觀之心、包容之心”的要求,全省各級學聯、學生會通過分享會、座談會等形式開展學習“四心”寄語主題教育活動322場,影響青年學生12萬余人。組織超過50萬人次,18372支大學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到農村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成為青年學生普遍共識。堅持文化育人,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由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微博微信APP構成的新媒體矩陣,成為網絡空間中傳播正能量的主陣地。14萬余人的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成為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強大力量。“光盤行動”、“我與國旗合個影”等一系列線上活動吸引數千萬人次青年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宣傳月、“青春飛YOUNG”籃球賽、國際大學生辯論賽等系列文體活動,營造青年學生快樂健康成長的校園文化氛圍。成立貴州省大中學生知行國學社團聯盟,開展形式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30余萬人次青年學生參與“多彩貴州·青春三走”活動,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開展鍛煉,強身健體。
服務廣大學生成長成才。通過舉辦“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學中職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等活動吸引上萬名青年學生參與其中,形成了一批富有新穎創意的項目計劃書和學術科技成果。隨著“千人千崗”、“見習助就業,牽手畢業生”等活動的開展,17個“眾創空間”,371個見習基地,近萬個大學生見習崗位,為青年學生更好地就業創業搭建了學習鍛煉的平臺。開展“貧困學子暖冬行動”等活動,在節慶假日為家庭經濟困難同學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