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有了新進展。下文選取了其中比較受考生和家長關注的三大亮點進行解析。
備受關注的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有了新進展。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市“兩會”上,相關負責人透露,中高考和招生改革政策已征求過意見,并將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公布,今年到2016年不會有太大變化。在此,本報選取了其中比較受考生和家長關注的三大亮點。
亮點1
考試難度或降低
2013年北京高考難度明顯降低,這導致當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大幅上升。根據中高考改革方案,2013年高考難度并非例外,未來的高考將繼續維持低難度狀態。
“要降低中高考難度。特別是中考,命題不要超過學生學習的內容;高考要少出偏題怪題,不要人為設置障礙。”北京市副市長楊曉超表示,相關政策其實是引導性的,引導初中或高中階段課程安排不要一味的數理化,而要培養孩子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亮點2
副科可自由選擇
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介紹,根據“三年早知道”原則,相關改革方案將從2017年正式執行。他透露,語文、數學為正式高考科目,相當于現在的高考,英語用的是會考成績,另有三門成績計入。這一方案被相關業內人士解讀為將放開高考副科的自主選擇。
“過去高考,語、數、外打包文綜、理綜,而新改革方案中,英語為社會化考試。(副科)雖然也是三門,但改為自由選擇。”付志峰表示,另外的三門相當于作為學業水平考試計入高考,其中的一門或兩門(史、地、政、理、化、生)是報考院校制定課程,另外的一門或最多兩門考試科目由學生自己指定。
亮點3
數學不會被取消
在今年的高考改革中,語文與英語是備受關注的科目,但同時也有不少人發出了數學應退出高考的聲音。北京市人大代表、匯文中學校長陳維嘉表示,對于一些人提出數學應退出高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數學不會離開高考。
“一個人的成長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多種思維來完善,不同學科對于各種思維的發展都有幫助。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發展上會起到基礎性作用。”陳維嘉表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