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歷史原因,廣州有很多公辦的著名學校在改制的時候,把初中部民營化。直到今天,全廣州還有眾多頂著知名公校‘光環’的民校,這種情況在全國都是罕見的。”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日前,記者在重慶、廣東采訪發現,一些公辦名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辦的民辦初中,自稱“國有民辦”性質,占著公辦名校資源高收費,使本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升初擇校之風愈演愈烈。專家認為,這實際上形成了一條利益鏈,民校借公校品牌高價招生,然后向公校每年交納一定的品牌或資源占用費,同時還要向有關主管部門或所在地區財政上繳一定費用。
民校借公辦品牌大肆擴張
日前,在一些公辦名校所辦民校的招生介紹里,記者發現,這類學校可謂兩頭“占便宜”:一方面這類學校普遍共享公校教育品牌,占用廣東教育公校師資,甚至共用硬件;另一方面,這些學校又頂著“民辦”的帽子大量招生。
廣東名校辦民校現象早在2000年左右就產生了。當時,廣東的一些公辦名校以國家要重點發展示范高中之名,紛紛停辦初中。為了保留這些優質教育資源,在當時政府鼓勵下,引進社會力量合辦初中。
記者來到廣州番禺執信中學,這里校園環境優美,設施齊備,有大操場,游泳池,大禮堂等。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孩子考不上執信本部,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來上執信分校。分校雖然不如本部好,但是也算上了個執信,沾了名校的光。
記者日前暗訪了重慶知名的三所中學———重慶巴蜀中學、第一中學和南開中學,發現這些學校都不約而同地縮減了本部的初中部。而與其他民辦機構合辦的分校招生卻大肆擴張:巴蜀中學本部2013年僅保留兩個班,都是保送生和劃片生。魯能巴蜀中學現有初一班級32個,平均每班人數在55個左右;第一中學本部只保留兩個班,錄取保送生和劃片的統招生,初一新生一律前往皇冠校區和渝北校區;南開中學本部只招收少量保送生和劃片生,初一新生一律在融僑分校就讀。
南開中學招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招生是由本部統一安排的。融僑分校所有的老師也都是南開本部的公辦教師。同時在今后的中考中,融僑分校的學生都享有同樣的招生優惠條件(線下10分交錢可上南開本部)。現在還在填材料階段,具體考試等候通知。學費和贊助費年年見漲
名校變身民校后,名校本部的擇校費取消,但民校的學費和贊助費卻年年見漲。從融僑校區貼在墻上的公示內容看,收費標準是初中每人每學期學費是8000元。三年一共4.8萬元。記者調查了解到,重慶巴蜀中學、第一中學和南開中學2013年的收費標準為每學期8000元,三年4.8萬元。
在廣州,相比2012年而言,公辦名校所辦民校收費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年收費大多在2萬元以上。如廣州執信中學與星河灣地產合作所辦的民校廣州番禺執信初中2012年收費是2.9萬元/學年,2013年則漲至3萬元/學年。而另一所名校所辦民校廣州育才實驗學校2012年收費為2.1萬元/學年,2013年漲至2.45萬元/學年。
一些家長告訴記者,分校肯定是不如本部好的,但是也算上了個執信,沾了名校的光。可是本部上學不收費,這里學費就貴了,一年接近3萬元,如果是小區業主,收費會便宜一些。執信本部其實也有初中部,但不公開招生,一個年級只招兩個班,都是在全市最拔尖的學生里面挑。說白了,本校其實也不想尖子生都跑到分校去,辦分校還是為了收錢的,培養質量肯定不能跟本校比,本校還是想自己保住尖子以后直升自己的高中,確保高考高分率。
家長們不理解,既然占用了公共資源,就應該是為公眾服務的,怎么能允許高收費?
民進廣東省委委員、教育工委主任李偉成認為,“在現階段,民辦學校有辦學自主權,所以他們的價格調整是無需聽證的,只有政府項目才需要聽證。民校漲價沒有錯,這是市場需求決定的。但名校辦民校的漲價,摻雜了非市場的因素,這個非市場因素就是利用國有資源和名校的牌子換取回來的。”
現集團化利益鏈條化新動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前,名校辦民校已呈現出集團化、利益鏈條化和搶生源的新動向。
一是多由房地產企業等公司主辦,呈集團化發展新動向。如執信中學是廣州百年名校,目前旗下的民校有廣州番禺執信中學和佛山南海執信中學。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所辦民校也有兩所,華附番禺中學和華附新世界中學。這些學校大多由房地產企業等公司主辦,建在大型房地產小區樓盤內,以小區配套學校的形式存在。
二是主管部門和財政均獲益,擇校呈現利益鏈條化。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透露:“除了蹭名,民校挪用公校的老師、公校的管理層,而作為投桃報李,民校每招一個學生,都要向有關部門或者是向名校繳納一定的費用。行政部門普遍認為民辦學校既不花國家的錢,又受到社會的歡迎,何樂而不為呢?此外,這些民校給稅收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例如,目前廣州就有兩所名校辦的民校,每年上繳稅收達一千多萬。”
三是各自組織單考,爭奪優質生源《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的制度。但這類民辦初中憑著“實施條例”中民辦學校“可以自主確定招生的范圍、標準和方式”的說法,在招生工作中繞過《義務教育法》的相關規定,以考試方式把當地大批的優質生源盡攬門下。
廣州民校小升初考試已經形成了大小兩個聯盟,2013年小聯盟增至5校,大聯盟增至15所,每年在小升初電腦派位招生前組織聯考,成績互認,同時也有10所民校各自組織單考,試題難度均超越國家規定的教學大綱水平,其中不乏奧數、奧英試題。這一現象在廣東佛山、深圳等珠三角地區也比較普遍。
學生和家長被“捆綁”
盡管名校辦民校收費較高,但由于優質公辦初中資源仍然稀缺,家長們爭相把孩子往這些民校送。2012年,廣州出現4萬多小學生在半天內競爭民校中學3000個學位的局面,錄取比例更是達至1:10。不少學生家長不自覺地被“綁架”其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家長因為家里沒有門路,又擔心孩子劃片電腦派位會去到不理想的學校,不惜出高價錢,逼孩子上各種培訓班,去爭取入讀這類民校。
廣州家長賴女士為了女兒能打勝這場小升初的戰役,從三年級就開始準備,寒暑假補習班,周末培訓班,強化班,精英班,重點沖刺班。“孩子和我都身心疲憊,我們痛恨這樣的小升初,但很無奈。”
同時,與名校所辦民校學位掛鉤的“占坑班”也方興未艾,報名異常火爆。重慶埃克斯培訓學校宣傳有推薦重慶南開中學的小升初名額。目前有家長就在坑班學校進行了報名:學校的上課時間為每周六的上午,上課內容為兩節語文和兩節奧數。大班30人,1999元一期;小班3至6人,16節課共3000元。
眼下距小升初聯考還有一個多月,很多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已經進入了緊張的備考階段。記者在廣州天河培訓機構集中的五山路一號華晟大廈看到,一到周末這里小升初補習班人滿為患。一些家長聽說這里的補習班押題準,紛紛給孩子報名。記者了解到,在該大廈9樓上課的小升初保證班,分四期周末上課,每期10講共20課時,分語、數英三科,每期收費平均1200元。一些孩子甚至周末兩天都在培訓機構里的補習,家離得遠的,中午吃份盒飯,課桌上趴著休息下,下午接著上課。家長也要犧牲周末陪著孩子,有的孩子在里面上課,家長隨身帶著小板凳在外面坐著等。
去年孩子參加了小升初聯考的家長劉先生對記者說,孩子小學成績還是不錯的,以前沒有上過小升初聯考的補習,也沒有上過奧數、奧英,去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參加了小升初聯考。“結果離他報考學校的分數線差了幾十分。我找了關系想交錢進去,校長說差十分以內還可以考慮交錢讀,差多了交錢都不能進來。這個經歷對孩子自信心的打擊很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