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正在改變人類健康醫療技術,給病患帶來了福音。如何更好地開發生物統計、生物信息方法,最合理有效地利用整合公共數據和文獻資源,推動精準健康醫療的發展?怎樣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制定個體化的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案,把病癥扼殺在萌芽中?
11月14-15日,由交大耶魯聯合生物統計中心主辦的數據驅動健康醫療國際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來自上海交大、美國耶魯大學等中美一流大學、研究院、醫院、國際生物制藥公司的生物統計學、生物信息學、癌癥治療、心血管疾病防治、藥物研發、醫學信息的中外專家學者們齊聚交大,圍繞肺癌的免疫精準治療、超大隊列的建立和追蹤、藥物研發、腦科學、醫療保險、醫療管理等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和廣泛探討。
國際肺癌精準治療和免疫治療的領銜專家、來自耶魯癌癥中心的Roy Herbst主任發表主旨演講,回顧了過去10年里基于活檢樣本肺癌治療的發展,他表示,精準醫療將開啟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交大耶魯聯合中心主任、耶魯大學生物統計系主任趙宏宇在會上介紹了大數據分析方面的研究,他指出,傳統的統計方法在處理健康醫療大數據方面的局限性,應用不恰當的方法會導致錯誤的結論。此外,趙宏宇也表示,以數據為指南的跨學科研究是驅動精準醫療健康領域迅速發展的引擎。
交大耶魯聯合中心聯席主任、交大教授呂暉在會上從3個方面介紹了大數據的應用,并演示了基于組學大數據繪制的疾病網絡,我們發現了很多意外的關聯,比如牙垢與腫瘤,偏頭疼與大腸癌等,呂暉認為,臨床大數據的模糊識別算法可以幫助醫生判別表型類似的疾病。
此外,研討會上,還有來自交大附屬胸科醫院的韓寶惠副院長講述團隊在肺癌分型及靶向治療的工作;來自東北師范大學副校長郭建華講述生物統計方法在基因組印記方向的進展;來自斯坦福大學教授陸盈回顧生物統計在過去30年的發展并展望生物統計在數據科學中的重要作用諸多中外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分享交流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探討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悉,目前上海交大-耶魯生物統計聯合中心正在建設世界級的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整合的多方合作平臺,致力于在三大類重大疾病的研究、診治和預防上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之間的屏障,真正構建從實驗室到病床到預防、把基礎研究成果快速轉化為疾病防治、臨床治療的新研究體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