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我院2015年畢業生大型供需見面會上,成都錦江區卓越學校等20家校友企業回到母校招賢納士成為最大亮點。這不僅僅是校友回饋母校、為學弟學妹增加信心的最好方式,更是母校繼續關注校友發展的具體作為。
十余年來,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急需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尤其為這些行業的民營企業、國有中小型企業、鄉村基層政府部門輸送了大批合格的大學畢業生。這些畢業生中,也有不少自主創業的。一批又一批懷抱“創業夢”的文理學子,憑借著在學校的學習和鍛煉,在逐夢的路上大踏步前進。
比如,2011級的岳生強嗅到商機,2014年11月他創建了宛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微商為平臺。到2015年3月5日,公司注冊資金已達100萬元。2011級的王世通,安徽人,卻毅然選擇留在四川自己創業——創辦了一所藝體培訓學校。2005級的敬靜宜經過幾年的打拼,自己創辦的成都錦江區卓越學校在成都已小有名氣。這些事業有成的校友們沒有忘記母校,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母校的發展。
學院發展離不開校友的關注和支持,當然校友的幸福指數同樣也讓學院牽掛。2010年1月,學院第一屆校友會成立。2012年4月,學院隆重舉行了首屆校友返校日活動,全國各地校友云集母校,通過座談會、聯歡晚會、就業促進會等活動加強聯系,增強了校友在學院的主人翁意識。董事長韓珩在校友返校日曾講到,“對于我們的每一個校友來說,有尊嚴地幸福地生活,同樣是大家畢生追求的目標。作為母校,我們愿意一如既往、竭盡全力支持大家、幫助大家,創造條件,走好這條幸福之路。”
母校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此次參加供需見面會的成都星海教育集團、2009屆畢業生江龍說:“再次走進文理,看到熟悉的領導和老師,倍感親切。特別是在招聘過程中,他們親臨展位,問詢我們還有什么需求時,內心感到陣陣溫暖,母校就是我們的大后方,在任何時候都在給予著我們最大的幫助。”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教育的本質,而成都文理學院20位校友返校招聘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基礎上,也支持了母校的發展,這正是詮釋了教育的本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