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開放在即,將給成都市民的生活帶來不小變化。其中,讓眾多家長最為擔心莫過于孩子讀書的問題。此前,成都市教育局方面就曾表示,成都已形成學前教育完善的規劃,預計幾年后可能會形成的入園高峰,不會對幼兒入園帶來壓力。
近日,記者走訪了成都市幾家民辦幼兒園。多位幼兒園負責人均表示,會隨著“二孩”政策調整相應的入讀費用。
資源因素
未來3年新建400所公辦幼兒園
“我們現在準備懷‘二孩’,但萬一幾年后幼兒園更擠了,豈不是很惱火?而且漲價的話我們就更是傻眼了。”近日,不少準備生“二孩”的父母時常在朋友圈發出這樣的擔憂。這會不會讓本已“打擁堂”的幼兒園更加“一位難求”?
截至2014年底,成都一共有1945所幼兒園,包括公辦幼兒園、公益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43.1萬人,而學校可以提供的學位有43.9萬個。這些數據表明,成都幼兒園所能提供的學位仍然比較緊張,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學位壓力會越來越大。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成都某公辦幼兒園2015年秋季招生時,1000多名孩子報名,只收了70多人。入園難的問題依然存在。
按照此前制訂的《成都市中心城幼兒園布局規劃(2011-2020年)》,成都市五城區和高新區共規劃公建配套幼兒園641所。2014年—2017年,成都新建公辦幼兒園400多所,其中中心城區新建100余所。關于新建小區的幼兒園配套問題,教育部門將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納入民生工程,目前教育部門已接手管理近百所配套幼兒園,并逐步回收或回購非公辦性質的小區配套幼兒園。
成都市教育局相關人士表示,成都將鼓勵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立公益性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引導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市政府將對其制定限價、定額補助和對教職工養老保險實行補貼。截至2014年底,成都市公益性幼兒園已達704所,提供普惠性學位18.6萬個。
價格因素
民辦幼兒園費用隨市場而動
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父母們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真的是蠻拼的!有媒體報道,2015年4月,眉山市就有家長雨夜通宵排隊,只為報上幼兒園的名。事實上,家長們支帳篷、帶棉被徹夜排隊的這些幼兒園,價格并不溫柔,看看價目表上動輒四五位數的學費不禁讓人驚嘆,這簡直就是幼兒園中的“LV”啊!
“二孩”政策放開后,幼兒園費用會不會隨之上漲已成為不少家長擔心的問題。根據成都市教育局的新規規定,公辦幼兒園和公益性幼兒園執行政府定價,享受政府財政補助。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和高新區(中心城區)公益性幼兒園保教費標準為600元/生/月(其中成都市戶籍3—5周歲幼兒政府財政補助200元/生/月)。
民辦幼兒園由于比較特殊,則有另一番收費標準,即民辦幼兒園因成本因素確需調整保教費、住宿費標準的,只能在秋季開園起按“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執行,并且應提前半年公示新的收費標準。嚴禁在學期中提高收費標準。
四川師范大學附屬常春藤幼兒園是一所民辦幼兒園,該幼兒園徐園長說:“我們幼兒園目前的學費大概是3萬多一年,每個月生活費是390元,還有一些其它的雜費。這個價格在業內并不算太貴。‘二孩’政策落地后,如果有更多的孩子入園,我們幼兒園也不排除調整價格。”對于具體的漲幅,徐園長說:“這個首先要看市場情況,其次教育局對民辦幼兒園有規定,價格漲幅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只要不超過這個范圍就可以,而且價格的變動還需提前半年公示,這也是讓家長們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專家觀點
幼兒園價格上浮
選擇權最終在家長手里
面對可能上漲的幼兒園費用,成都一位教育專家表示,“實際上最后的選擇權還是在家長手里,有些家長重視品質教育,愿意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所以花大錢讀民辦幼兒園。但我個人認為,家長還是需要理性對待,不能有攀比心理。”
家住三圣鄉的馮女士說:“我們選擇的就是民辦幼兒園,學費和生活費每月600元,興趣班另外交錢……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一學期費用也差不多5000元,每個班30個人,2個老師1個保育員,我個人覺得幼兒園還是上私立學校比較好,學的東西比較多,雖然費用會高一些,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也豁出去了。”
馮女士孩子讀的這種民辦幼兒園,1年的費用1萬多元,但這樣的價格在成都民辦幼兒園中屬于較低位。記者實地走訪了幾家民辦幼兒園,普遍一年的收費在4萬元左右,最貴的1年甚至達到了11萬元。
常春藤幼兒園徐園長表示,家長選擇收費更高的民辦幼兒園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優質的教育,“跟公辦幼兒園比,民辦幼兒園在師資配置上更靈活、更充裕,我們一個班基本上都是4位老師,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
那么“二孩”政策放開后,會不會對民辦幼兒園造成更大的沖擊和壓力呢?徐園長說,“我們幼兒園建園2年多,目前已有300多個孩子入讀,相信‘二孩’政策放開后,會有更多孩子入園,不過我們始終堅持品質教育,即使價格上漲,我覺得家長們也會理解的。”
■關于“二孩”
60后:
早點放開就好了
對于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2015年孩子剛剛小學畢業的梁先生表示,盡管現在還有心想要生一個,但是能不能生得出來就很難講了。如果政策在5年前就放開,他肯定會再生一個,但是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70后:
男的心動,女的糾結
蘇先生是廣州地區某三甲醫院的副主任醫師,1975年出生的他表示“普遍二孩”政策一出,自己分外心動。自由職業者、1978年出生的龐女士說,兒子已9歲了,生與不生都難。“大寶”與“二寶”差10歲,哪來的共同成長?
80后:
一切隨緣
孩子剛上幼兒園、夫妻雙方都不是獨生子女的80后潘先生認為,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是個絕對利好。他說,再生一個孩子會帶來較大的生活壓力,但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還是要生。“不然一個孩子太孤單了。”早就享受“單獨二孩”政策的80后康先生則表示,“一切隨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