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將委托有關高校、設計企業等開展非遺傳承人群的教育培訓,從傳統工藝傳承人群入手,逐步擴展到非遺保護各領域,納入常態化工作。
《通知》指出,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著眼于“強基礎、拓眼界”,旨在通過組織非遺傳承人群的研修、研習、培訓,幫助非遺傳承人群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提高中國傳統工藝的設計、制作水平,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促進現代設計走進傳統工藝,促進就業增收。
《通知》強調,實施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非遺傳承水平的重要舉措。根據不同培訓對象,計劃將分為研修、研習和普及培訓3個層次:委托相關高校對具有較高技藝水平的傳統工藝傳承人或資深從業者進行研修培訓,推動跨界交流,提高其文化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組織中青年傳承人進入高校工作室、實驗室及設計企業研究學習,通過手工實踐與設計、學術、高新技術的跨界交流,開拓眼界,互汲營養,解決非遺保護傳承中的瓶頸問題;委托相關高校對傳統工藝項目學徒或從業者進行普及培訓,以提高其文化素養、學習和領悟能力,提高傳統工藝的審美水平和實用程度。要爭取經過各級各地共同努力,用5年時間培訓10萬人次。
《通知》要求,各高校應充分發揮相關學科專業優勢,構建“通識課+專業課+參觀交流+實踐”的教育教學體系,完善課堂教學、實踐訓練、考察觀摩、交流研討、作品展示的培訓模式。課程安排要充分考慮受訓人群的實際情況,因人因事施教,堅持問題導向、作品導向,堅持案例教學,保證通俗易懂。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