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音樂是幫助特殊障礙群體溝通的“語言”。11月22日下午,一場以“融合藝術教育形式”幫助特殊群體走向社會的演出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辦。音樂會由中央民大音樂學院學生與社會殘障人士,通過器樂獨奏、合奏、大合唱等形式,展示了融合藝術教育幫助特殊群體回歸社會的效果。
手風琴、二胡、雙響筒器樂合奏,鋼琴四手聯彈,鋼琴獨奏……音樂會上,特殊障礙演員們熟練地演奏樂器,他們用動聽的音樂訴說著對美好生活和美麗世界的熱愛。
特殊障礙群體渴望被社會接納,渴望被他人凝視時看見微笑的雙眼;“志愿者”群體用愛心、耐心默默守護他們,用微笑傳遞愛。2014年10月以來,中央民大音樂學院團委志愿部結合學院特色和優勢,開展針對特殊障礙群體專項志愿服務,通過合唱、器樂合奏和重奏、音樂游戲等各種音樂形式與特殊障礙群體交流,融合、共同成長。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王冰表示,音樂藝術在培養特殊殘障群體學習社會行為、獲得成功社會交往經歷、更好適應社會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與大學生共同創作的音樂中感受到了社會的接納和支持,這為他們能夠融入社會、回歸社會建立了信心。
自2013年至今,中央民大音樂學院與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特教中心共同舉辦多次大學生與特殊障礙群體音樂融合活動。通過音樂的形式,大學生在融合活動中,走近、了解了特殊障礙群體,奉獻了愛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