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課,內容涉及鮮活的大象、馬等動物,還有通俗的猜謎環節,這不是生物課,也不是語文課,而是一節地理課。枯燥的省級地圖記憶,變得有聲有色。
昨天9:00左右,在河北區匯森中學八年級二班,同學的書桌上都放著一個中國省級行政的拼圖,顯然這是一節地理課。與眾不同的是,在PPT上,除了常規的中國地圖,點擊每個省份,一旁都會閃爍一只動物:內蒙古地圖的形狀猶如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廣西像一只伸長了鼻子的大象,河南則像是一只靈活的小燕兒魚……“將各省地圖形象化,好記多了!”小劉同學說,34個省級行政區,地圖大大小小,一開始怎么也記不下來。而為了這節課,地理龐老師準備了一星期。
兩個胖子,猜行政中心——合肥,通俗易懂;飛流直下三千尺——銀川,形象高雅。“自創版這些謎面,都是歷屆學生們的精華版。”龐老師告訴記者,自己如此教學有五六年的時間了,學生們也最喜歡開動腦筋,自己編寫了千奇百怪的謎面。這些年,龐老師每年都用心留下十多條學生自編的謎面,并整理成了精華版供課上使用。
“枯燥的地理課,不再只是死記硬背。”小張同學說,課下同學們也會互相編個謎語讓伙伴猜地名,大家變得都愛學地理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