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市50%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的學校數量擴大至250所左右,這些學校學生、家長、社區滿意度達90%以上,成為“家門口的好學校”。昨天,上海市教委出臺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促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和《上海市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兩個文件,本市將從兩個方面著力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在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方面,2015年本市各區縣選擇試點全面推進。到2017年底,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市50%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參加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學校要成為達到上海市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學生、家長、社區的滿意度平均在85%以上,辦學特色基本形成的“家門口的好學校”。
在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方面,預計到2017年,本市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的學校數量擴大至250所左右,覆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約25%。這些學校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達到全市良好水平,學生、家長、社區滿意度達90%以上,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成為“家門口的好學校”。目前,本市已匯聚近100所項目學校參與“新優質教育”實踐,區縣層面的新優質項目學校也擴大至120余所。
為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和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市教委在組織領導、經費保障、制度建設、專業支撐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將推進工作列入區縣教育質量評估指標、年度教育工作評價指標予以考核。同時,市教委強調區縣不得以“新優質學校”名稱對學校命名、掛牌。
市教委表示,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和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有利于打造更加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努力實現“教好每一個學生,成就每一名教師,辦好每一所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