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孩子尿床的情況多起來了,來浙大兒院遺尿門診就診的孩子也多起來了。
腎臟泌尿中心主任毛建華,最近碰到一位特別焦慮的媽媽,帶著4歲的兒子來看遺尿門診。4歲孩子尿床很正常,這位媽媽為什么那么焦慮呢?原來,她小時候也尿床,而且一直到二十幾歲才擺脫這個讓人尷尬的毛病,她不想兒子也經歷和她一樣的痛苦。
毛建華說,遺尿確實有遺傳傾向,不過家長不必太擔心,90%的遺尿都可以治療。爸爸媽媽們也不要因為孩子尿床而懲罰責備。
因為尿床
她都不敢交男友
這位媽媽告訴毛建華,自己因為尿床的毛病,從小都很自卑,沒什么朋友,長大了更加不敢交男朋友,所以拖到三十幾歲才結婚。
媽媽自己是來浙大兒院進修的B超醫生,看到這里有遺尿門診,所以就帶兒子來了。
毛建華給小朋友做了檢查,沒有發現什么特別的原因,就是尿量比較多。
“尿量多,可能是缺乏一種叫血管加壓素的化學物質。”毛建華解釋說,這種物質在晚上會分泌更多,告訴身體少生產尿液;如果缺乏這種物質,晚上尿液就比較多。可以通過口服藥物,來補充血管加壓素,減少夜間尿量。
毛建華把治療方法告訴這位媽媽,她高興得不得了,兒子不用像她那樣經歷一個孤獨的童年,將來也不怕找不到女朋友了。
孩子尿床,大人也很痛苦。
毛建華的門診來過一個12歲的孩子,從小到大,父母必須得半夜叫醒他一次,有時候叫得晚了,或者父母太累了沒起來,準尿床。檢查發現也是缺乏血管加壓素,吃了藥之后很快就好了。
毛建華還碰到過很多孩子,一晚上得折騰父母3、4次,白天也是,雖然尿量不多,但不停要上廁所。
“這些孩子,可能是膀胱比較敏感的緣故,有一點點尿,就向大腦發出‘我要尿尿’的信號,所以不停要上廁所。”毛建華說。
如果是膀胱比較敏感的緣故,可以通過膀胱訓練逐漸改善:尿尿的時候,中間停一停,憋一會兒,再尿,這樣可以訓練膀胱括約肌,慢慢的孩子就可以自己控制排尿。
5歲以上孩子總尿床
要去醫院看看了
毛建華說,造成遺尿的原因中,最常見的是缺乏血管加壓素,占了近2/3,其次是膀胱容量過小,大約占1/3,還有一小部分是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的。
“血管加壓素缺乏,對身體健康沒有什么大影響,但因此造成的心理影響,可能超過的大人的想象。”
毛建華說,遺尿癥可能影響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動空想與孤僻等心理異常。
大多數孩子在3~4歲時能學會控制白天排尿,但晚上尿床是很正常的情況,可能在未來幾年里還會偶爾尿床。但是5歲以上,如果平均每周至少兩次尿床,并持續3個月以上,就應該尋求醫療幫助。
據統計,5歲的孩子遺尿癥的發病率高達16%,在7歲兒童中10%有遺尿癥,并有2%到3%患兒一直持續到成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