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善于學習的“藍領”絕不是低薪一族
今年五月,大型紀錄片《大國工匠》在央視熱播,片中多位在火箭焊接工藝上追求最高境界,并最終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的技師們至今令人難忘。然而,我們在對祖國高新科技的騰飛感到自豪的同時,也同樣感嘆國人蜂擁赴日搶購馬桶蓋的現實。人社部副部長湯濤也承認,“在軍工等特殊行業,中國的大國工匠更多一些,但在一些傳統行業,我們的高級、首席、特級技師還是少了一些。”
如今的中國早已是制造業大國。但工人數量雖多,能夠稱為技師的人卻很少。在很多人眼中,坐在辦公桌前前敲擊著鍵盤的“白領”要遠比在車間里揮汗如雨的“藍領”要體面的多,收入也更多。正是這種觀念的存在,讓很多技術工人都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僅僅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一旦有好的選擇便會放棄。一位在玻璃廠工作的年輕技術工人曾就這樣對筆者說:“在工廠里也掙不了幾個錢,家里也在幫我聯系在北京的親戚,看能不能到那邊做保安。”
從他的話中我們看到了工人的無奈,但是“藍領”工作真的意味著低薪嗎?老牌在線教育機構——弘成教育集團一位負責人認為,在歐洲發達國家,優秀的技術工人不僅收入遠高于一般公司職員,更被企業視為自己的“技術資產”而備受尊敬。但是,國外技術工人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和專業教育卻遠強于我國工人,這不僅要歸功于專業技術與高等教育結合的多元教學模式,更與他們網絡學習常態化有著很大的關系。
“德國工人是世界上優秀技術工人的代表。除了系統的培訓,還要通過網絡在線學習最新的技術知識,定期在網絡平臺上與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技術討論、以及經常進行在線模擬實踐等環節,都是他們保持技術領先的訣竅。”該負責人說道,“目前我國的互聯網教育也早已經相當普遍,針對各行業技術提升的網絡培訓課程也非常豐富和完善。隨時隨地可以學習的優勢更讓技術工人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學習。只要他們愿意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提升,成為國家級優秀技師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從觀念上說,技術工人不應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感到失望,恰恰相反的是,當代中國正面臨著新的產業革命,對高素質技術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在制造業、餐飲業、乃至土木工程等行業的大型企業都在高薪聘請優秀的技術人才。“對于那些愿意學習、善于學習的技術工人來說,他們絕對不會是低薪一族”這位負責人最后說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