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8月8日電(記者李驚亞、李勁峰、歐東衢)“在馬來西亞,我們稱孔子學院為‘KongziCollege’,之所以采用直接音譯,是因為‘孔子’這個名稱對于大多數馬來西亞人而言太熟悉了。”馬來亞大學校長在貴陽舉行的“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上說。
今年7月初,馬來亞大學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合作建設的孔子漢語學院正式揭牌,成為中國在馬來西亞建立的首家孔子學院。
日前在貴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上,記者了解到,雖然孔子學院的建設是從2004年開始的,但僅僅5年時間,孔子學院已在東盟各國蓬勃發展。
據中國國家漢辦副主任胡志平介紹,目前,中國已在東盟6個國家建立18所孔子學院和14個孔子課堂。2008年,孔子學院注冊學員已達4萬多人,參加孔子學院文化活動人數達15萬人。
許多東盟高校的負責人都表示,學習漢語是看到中國飛速發展的狀況,并且具有帶動周邊的力量,將在整個亞洲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注意到印尼的漢語熱現象,人們渴望了解中國,高等院校有責任成為文化的傳播紐帶。這次回國后,我希望將建設孔子學院的計劃盡快落實。”印度尼西亞大學校長表示。
“近些年,東盟對中國文化的需求特別大,漢語學習在文萊、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很熱,越南、印尼等國家的高校目前都在積極申請建立孔子學院。”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