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全國殘聯培訓系統共完成實名制培訓殘疾人480多萬人,通過培訓有339萬殘疾人實現了創業就業,培訓后就業率達到70%以上。”11月3 日,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的全國部分省市殘疾人職業培訓工作暨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建設規范研討會上,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副主任李強曬出“成績單”。河南省殘聯副理事長孫立忠到會并講話,來自20多個省(區、市)及部分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的就業(培訓)中心主任、培訓機構專家共5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
“十二五”殘疾人
職業培訓工作成效顯著
李強說,五年來,各地大力開展殘疾人職業教育培訓、職業康復、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為兌現“十二五”規劃“百萬殘疾人就業工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一是政策體系日趨健全。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提升就業年齡段內殘疾人職業技能水平,改善殘疾人人才結構”,積極落實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國家戰略,出臺了一系列既能“立竿見影”又能強基固本的殘疾人職業培訓政策。二是發展基礎更加牢靠。政府統籌培訓資源,整合各類資金不斷加大經費投入和購買服務的力度,各類社會力量和培訓機構充分介入殘疾人職業培訓及崗位開發,承接開展了更加形式多樣和個性化的殘疾人職業培訓、職業教育、職業康復、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三是底數實情基本摸清。全國殘疾人培訓就業實名制管理系統初步實現了對全國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狀況實名制動態實時管理。目前中央、省、市、縣的“四級網絡”體系已全部建成,截至2015年10月底,實名制系統共收錄1518萬殘疾人就業狀況信息數據,480萬殘疾人職業培訓信息數據。四是國家級職業培訓基地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全國已掛牌成立513家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建立以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為龍頭,省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為骨干,帶動全國各級各類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規范高效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五是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動開展了雇主培訓。與國際勞工組織、中國企聯合作,制定了兩年雇主培訓計劃,共培訓省級雇主培訓師67名;指導地方開展雇主培訓,提出了雇主培訓的工作任務。全國每年有3萬家用人單位接受了雇主培訓。
面向“十三五”
要統籌規劃重點加力
李強指出,下一步要在做好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向四個方面重點加力。一是通過科學規劃統籌布局,推動培訓工作重心由“量”向“質”轉變。將逐步建立起以培訓后就業率、購買培訓投入產出率及殘疾人就業增收水平等綜合指標為依據的科學工作評價機制。二是要因勢利導借力而上,堅持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在鼓勵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廣泛參與市場化就業創業的同時,還要兼顧各類重度和困難殘疾人培訓增收的需求,加強對殘疾人提供各種“保護性”支持服務措施,引導其通過輔助性就業機構、托養機構等實現庇護性就業。三是加快解決實名制統計錄入和應用問題。各地要將實名制統計管理工作列入本地區和考核下一級開展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成效的重要考核內容。四是要抓好培訓基地建設和培訓人才培養“雙基”工作。開展國家級職業培訓基地及各級培訓基地建設是完善職業培訓體系的重要抓手,是全國職業培訓工作重要基礎載體,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下去。此外,“十三五”期間力爭推出一套完整的教材體系和管理服務標準。中西部地區在殘疾人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人員專業化培訓上更需要“提擋加速”,確保高級職業指導人員每個地市不低于兩人,擁有職業指導職業資格的人員比例不低于60%,確保每個縣都要有一個懂培訓善于指導創業就業的專門人才。五是大力發展遠程培訓,送“貼心技能”進家入戶。近期要啟動殘疾人職業培訓遠程培訓系統開發工作,并在“十三五”期間與各省協作,逐步加以升級完善。保障各類殘疾人能夠通過電腦、手機等通訊終端設備、足不出戶地享受適合個性化需求的職業教育培訓。
河南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甘肅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太原市殘疾人就業服務指導中心、河南省焦作市殘聯、大連市殘疾人就業管理中心、浙江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河南省駐馬店市殘聯、甘肅五泉職業培訓學校、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南寧市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等10個單位的負責人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