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踐行影視文化下基層、落實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具體體現,2015年第八屆中國國際新人電影節走進高校。11月4日至6日,該電影節“戛納新人導演作品”“新晉導演處女作”單元影片《走到盡頭》(韓國)、《珊瑚》、《冬》在分會場——燕京理工學院展映,并舉行了導演及演員見面會。
高校校園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是促進高校健康發展、實現育人成效的重要內容。立足于“四會五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燕京理工學院注重校園多元文化的培育,主動吸納受學生喜愛、參與度高的各類校外文化活動,既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素養,又能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校園文化建設。
燕京理工學院被第八屆中國國際新人電影節組委會指定為京津冀地區唯一一所民辦高校分會場。學院副校長趙志華在分會場開幕式上說,這次活動的舉辦,將大大地豐富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對學生的進步和成長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燕京理工學院電影節組委會從學生認可度和學校育人角度出發,精選的3部“戛納新人導演作品”“新晉導演處女作”單元的影片,引導學生關注青春、成長及人的本性,了解社會與自然。
開幕式節目精彩紛呈,互動場面熱烈火爆。第八屆中國國際新人電影節開鏡影片《父母》的主創團隊成員與參加活動的大學生們進行了互動,分享了拍攝初衷、心得與趣事。編劇阮瀟分享了中國式父母與中國社會發展的關系,女一號、影視表演藝術家馮軍用親身經歷告訴同學們要珍惜親情,感恩父母。
燕京理工學院還將影視創作課課堂搬進中國國際新人電影節分會場,該校150名藝術學院學生與影片導演現場互動。展映期間,恰逢藝術學院開設影視創作課程。在互動環節,這些學生與其他觀眾一起,與影視工作者、創作者、導演進行面對面交流、學習,進行思想的碰撞,成為一次難得的經歷和體驗。
燕郊開發區社會發展局、新人電影節組委會的領導及北京、河北高校師生代表參加了分會場開幕式。
據介紹,2015年第八屆新人電影節頒獎典禮將于明年在戛納電影節上同期舉行。新人電影節是中國唯一一個以推出優秀新導演、演員為主旨的電影節,它根植于北京的高等院校,輻射影響全國,是一個大學生組織、參與度極高的電影節。10月28日至11月15日電影節展映期間,將在六地近50所高校進行各單元的影片展映活動。
近年來,中國國際新人電影節影響力日益增強。2012年第四屆中國國際新人電影節首次引入國際一流的戛納電影節“影評人一周”特別展映單元;2013年起引入戛納電影節的“導演雙周”單元;2014年第七屆新人電影節在40余所高校進行了50余部影片的展映,與北京、天津30余所高校建立分會場合作關系。電影節參展作品包括世界多國的新人導演的作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