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八中“少兒班”辦學30周年,這個被稱為“神童班”的超常兒童教育模式首次延長學制,由4年延長至5年,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課程以及綜合實踐課程課時大幅增加。
延學制培養人文素養
1985年,北京八中創辦少兒班,主要招收10歲左右、具有小學四年級文化水平的智力超常兒童,每年都會吸引數千名小學生報考。該班學制一直為4年完成小學五六年級及初高中共8個年級的學業,然后參加統一高考。
往年,“少兒班”的學生一直是北京高考年齡最小的考生,往往十四五歲就參加高考。雖然他們在理科邏輯思維方面能力很強,但在人文素養積累上稍顯遜色。少兒班主任、語文老師王素英舉例說,做數學題只要弄懂方法,少兒班的孩子們就會舉一反三,但一篇現代文閱讀若不在孩子們的人生經歷范疇內,孩子們就很難理解。畢竟,人文素養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此前,也有一些“少兒班”畢業生反映,由于年齡太小,人生閱歷有限,進入大學后,在與人交往等方面面臨壓力。
“延長少兒班學制,主要是順應教育改革要求,希望以更為豐富的課程,提升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八中校長王俊成表示。據介紹,延長出的1年學習時間將滲透到原有的課程體系中。目前,實行五年學制的少兒班增加了語文和英語兩個科目的選修課,開課的就是校內老師。語文涉及名著閱讀導引、文化經典之文言故事閱讀、唐詩宋詞賞析等,英語則包括英文原版電影賞析等。一學期下來,選修內容增加近50課時。此外,藝術、社會類課程,辯論和演講等活動也有所增加,豐富了孩子們的閱歷、情感。
實踐課程大幅增加
除增加人文方面的課程外,五年制八中“少兒班”綜合實踐活動課課時也大幅增加,幫助超常兒童在實踐中增加能力、閱歷和情商。
每學期,少兒班都要組織一至兩次大型京外實踐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一周左右。上學期,少兒班就組織了兩次文化之旅,外出期間,學生們每天要進行總結交流,還要寫成考察報告,與全班同學分享。
少兒班還獨創“自然體育課”,每周用半天時間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開展體育活動,如遠足、爬山、游泳、跳水、滑冰、劃船,以及騎獨輪車、自行車旅行等。“自然體育課”課時已超過普通班8年體育課總課時。別看少兒班的學生年齡小,但經過鍛煉,身體素質很不錯。他們可以在最炎熱的6月底7月初騎自行車至山海關,無一掉隊和生病;每名學生都會游泳,很多學生一次能游2000米以上,不少學生還能進行10米跳臺跳水。
入學測試注重文理兼通
從今年起,少兒班招生時增加了對學生人文方面的考查。目前,八中少兒班已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超常兒童鑒別方案,其中包括筆試和心理測試等。30年來,這套測試方案和試題一直秘而不宣,主要是擔心試題外泄,培訓機構會據此有針對性地培訓應試“假神童”。
2003年以前,少兒班每兩年招生一次;2004年起每年招生。迄今,少兒班已招收22屆、共705名學生。最新統計顯示:少兒班的畢業生中,考入北京大學的有116人,考入清華大學的有73人,考入其他“985”院校的人數為372人。還有32名學生升入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
少兒班畢業生進入一流大學學習的比例達到了77.1%。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