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近期完成的對該校畢業生3年、5年、10年的跟蹤調查顯示,學校就業質量逐步提高,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敬業精神、動手能力、適應能力與創新能力等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其中,“學校+商會+企業”的就業新模式為促進畢業生就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重慶工商大學結合專業特點,實施“行業人才培訓計劃”,在金融、制造、房地產、廣告會展、旅游等13個行業大類進行人才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在教學計劃中崁入30%的實踐教學課程,由熟悉社會需求,了解市場規律的企業家擔任雙師型教師。企業家走上講臺,講授生動鮮活的案例和豐富快捷的信息,受到大學生的歡迎。
學校密切與商會、協會、園區的合作,構建起“學校+商會+企業+N”的市場拓展模式,發揮商會等團體的支點作用。近年來,學校與在渝的四川、貴州、山西、山東、安徽、浙江等共24家異地商會分別進行接洽并建立聯系,與旅游商會、包裝協會、餐飲商會、重慶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等行業商協會建立了聯系,與工業園區等建立人才供需合作關系,多渠道開辟就業市場,每年由商會行業協會所屬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達30000多個,達到生均5個崗位,有力支持了學校“助群體就業,促優質就業”目標的實現。
學校成立由企業家團隊組成的大學生創業指導專家委員會,引入企業家參與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指導,開展創業論壇、創業大賽、創業項目孵化等特色活動,針對大學生創業存在的資金難、場地難、創業知識缺乏等現實問題,學校實施了大學生創業“百千萬工程”,設立100萬元創業基金,建設1000平米創業孵化場所,每年向10000名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業知識教育,為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時,商會、協會等還積極參與扶持大學生創業,如山東商會舉辦“激情創業·圓夢未來”創業大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200萬創業資金。
學校利用勤工助學書報亭等平臺,幫助經濟困難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建設高規格“學創園”、“香樟林學生創業實踐區”,搭建學生團隊創業實踐平臺;整合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創業資金和項目支持;創立市級微企指導站和培訓點,為學生及社會創業人員提供創業知識和創業技巧等指導服務。目前已累計接受1100人次創業咨詢,完成對340名學員的微企創業培訓,321人已領到營業執照,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作者:重慶工商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 石世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