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河東區召開教育工作會議,出臺《河東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及《河東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針對當前教育發展中備受關注的“學前教育入園難”“義務教育擇校熱”“高中特色化發展”“師資不均衡”等熱點問題,制定教改目標和措施,全力推動河東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
新建一批幼兒園 基本解決入園難
[目標]:積極構建政府主導、公辦為主、多元并舉、富有特色的學前教育社會公務服務體系。到2012年,優質學前教育資源進一步壯大,教師隊伍進一步優化,辦學水平和保教質量顯著提高,學前3年入園率達95%以上,街道社區服務點覆蓋率達到100%,滿足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
[任務]:2011年,接收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3所,改擴建幼兒園1至2所,積極扶植民辦園,規范街道辦學服務點,幼兒園教師專業合格率達到75%以上。2012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所,繼續扶植1至2所民辦幼兒園。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達 90 %,保教人員持證上崗率達88%以上,辦園條件和質量明顯提升,學前3年適齡兒童入園率超過95%,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
[措施]:強化政府職能,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社區早期教育服務網絡,每年為0至3歲兒童家長及看護人員提供6次高質量的早期教育指導服務,提高散居幼兒受教育率和家長科學育兒水平,“十二五”期間實現早教中心各街道全覆蓋。通過改擴建和加強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與市教委合作辦學等多種途徑,加快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植民辦幼兒園,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完善園所協作互助交流機制,以示范園為龍頭,組建學前教育協作體,縮小園際差異。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深化學前教育改革,加強對各類園所保教質量的管理評價,鞏固提升“一園一特色”辦學優勢,滿足學前兒童對生活、安全、衛生保健的特別需求,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鼓勵園所以幼兒生活為基礎、以游戲為基本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學前教育活動,促進學前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實施家園合作銜接教育,開展家園共育主題活動。加強對幼兒健康水平監測評估。
義務教育學校達標 有效緩解“擇校熱”
[目標]: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義務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
[任務]:2011年全面完成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第一階段達標任務;2014年完成第二階段義務教育學校提升建設任務。擴大優質高中初中部指標定向分配比例,2011年達到100%,有效緩解義務教育“擇校”現象。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嚴格控制作業量和考試難度,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寫家庭作業。
[措施]:到2011年全面完成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第一階段達標建設,辦好每一所學校。實施以軟件建設為重點的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提升工程,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到2014年完成第二階段提升建設,使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深入開展校際協作,拓寬校際協作渠道,創新協作模式,推進教育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加快縮小校際差距。實行區內教師、校長定期交流和對口支援制度。堅持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制度。把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完善考試評價制度和學校考核辦法,實施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健全學生課業負擔監控機制。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逐步推進小班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健全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體系,完善實施素質教育的導向機制,持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牢固樹立健康第一思想,堅持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和體育藝術“2+1”項目,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建設一批特色高中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目標]: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現代化建設、多樣化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
[任務]:2014年,區內普通高中100%達到優質高中標準。改擴建4所優質高中,著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到2015年,創建5所市級特色高中。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發展需要,為學生深造和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措施]:實施普通高中學校優質特色建設工程,著力提升普通高中現代化水平,到2014年提前一年完成建設任務,使區內普通高中100%達到優質高中標準。實施普通高中學校優質特色建設提升工程,全面提高現代化水平。培育學校文化,發展學校特色,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特色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教育需求。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加強特色高中建設,到2015年,創建5所市級特色高中。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發展學生科學思維能力。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勇于創新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綜合技術教育,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動手能力。深入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增強普通高中的開放性和選擇性,積極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完善學分管理,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
打造專家型教師 提升教育軟實力
[目標]: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師德水平與教師隊伍學歷層次、業務水平,不斷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和考核評價制度。
[任務]:中小學、幼兒園新任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十二五”期間,培養市級骨干教師60名、區級骨干教師400名、校級骨干教師1000名,形成骨干教師梯隊。
[措施]: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核獎懲體系,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務晉升、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對違反師德規范的人員,經查屬實造成不良影響的實行一票否決,將師德建設納入人事管理綜合評估。完善培養培訓體系,優化隊伍結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更新和拓展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使教師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專業技能適應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新要求。著力打造在全市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型名優教師群體。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師、名優教師的培養力度,為中青年教師、骨干教師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建立骨干教師培訓基地。以教育協作校為單位,完善教師流動制度并加大管理力度,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