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市政協副主席賀俊一行與教育部門及民族學校負責人召開協商會議,圍繞“民族教育發展”的課題進行深入交流、協商,推進全市民族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我市目前共有獨立設置的民族中小學、幼兒園17所,分布于9個旗縣區。在校學生總人數18000多人,占全市學生總數的5%左右;教職工1800多人,占全市教師總數近7%。從2003年開始,先后實施了“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等多項國家、自治區項目。截至目前,全市17所民族學校異地遷建、新建11所,改擴建5所,民族學校辦學條件均達到我市以及全區同級同類學校的先進水平。
賀俊在會上表示,圍繞全市民族教育發展開展協商是今年市政協常委會工作要點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深入貫徹國家教育發展和改革要求,圍繞增進民生福祉協商建言的重要課題。下一步,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優化財政支出,落實各級、各類對于民族教育投入的政策資金,爭取率先在自治區內實現民族教育相關免費政策;教育主管部門要盡快出臺民族教育編制調整政策,創新教育用人機制,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優先發展民族教育,保證民族教育健康、快速發展。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農村牧區民族學校資金和師資投入力度,縮小城鄉教學資源差距。
會上,市教育局、市財政局等單位分別從民族教育投入、平安校園建設、教師職稱工資管理等不同角度做了情況介紹。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