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5年11月13日下午2點20分,斯里蘭卡以南大約100千米的印度洋海面上空,將有一個不明物體從天外撞進地球。
別慌,這個世界不會毀滅,只要彼時不在那塊海域仰面等著,地球人也不會受到傷害。這個被天文學家編號WT1190F的不明物體,很可能會在高空燃燒殆盡,化為一顆超亮火流星劃破天際。
盡管不會影響地球運轉,但對于這個不明物體,天文學家仍然興趣十足,天文愛好者更是興奮,開始各種猜測。
錢報記者編譯外媒報道,并請教浙江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浙江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朱光良,為大家解讀這個撞擊事件的來龍去脈。
不明飛行物
是什么來頭
目前,WT1190F的真實情況仍然是謎。歐空局的網站上,形容這個不明飛行物造訪地球的方式為“再進入”。
這個用詞表明了科學家目前對WT1190F身份的判斷——它很可能就是從地球上發射出去的物質,后來成了太空垃圾。
《每日郵報》報道稱,目前學界比較統一的聲音是:它可能來自于40年前美國“阿波羅計劃”的發射火箭土星五號的殘骸,或者是高科技面板、燃料缸等物件。
天文學家在卡特林那巡天系統中搜索了以往的觀測記錄,發現WT1190F被系統觀測到過的最早記錄出現在2009年9月。在2013年2月和11月,也有記錄。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 WT1190F的寬度很可能在1到2米之間,質量在2噸左右。
它為什么
要撞進地球來
繞著地球飛得好好的,WT1190F怎么就“回娘家”了呢?
朱光良教授告訴記者,所有低軌道的人造太空垃圾,終有一天要“落葉歸根”回到地球的,但是如果這是人造天體,這么短時間就飛回地球,也是不多見的。
比爾·格雷是一名獨立的天文軟件開發者,他設計了一款追蹤軟件,多年來一直在追蹤WT1190F的飛行軌跡。他曾告訴《自然》雜志:“WT1190F按照一個橢圓的軌道在飛行,最遠的一個點距離地球的路程,是兩倍的月地距離(大約77萬公里)。”
“這是一個很遙遠的距離,而橢圓軌道的最遠距離越大,距離圓心點的最近距離就越近。”朱教授這么分析WT1190F之所以會短時間就“掉回”地球的原因,“因為它的軌道低,地球大氣層會對它的飛行造成很大的阻力,它就在不斷地消耗能量,不斷地降低。”
它沖著地球來
會發生什么
格雷預測,當WT1190F在北京時間11月13日下午2點20分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摩擦生熱,產生大量的光和熱。
“這顯然不會像科幻電影里那樣,對地球和地球人造成非同一般的災難。”不過格雷話鋒一轉,“當然,你最好不要當天在相關海域釣魚啦。”
如果在斯里蘭卡,中午時分(當地時間11:50),抬頭往南看,人們可以看到WT1190F在大氣層中燃燒的情景。部分沒有燒毀的碎片,最后會落入印度洋。
科學家估計WT1190F再入大氣層后,可能會形成大量的碎片,對航天器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因此我們需要防止太空垃圾與航天器碰撞。
目前有50多萬塊太空碎片在軌道上運行,人們要盡可能減少與太空垃圾碰撞的風險,這樣會損害或者直接報廢掉一顆衛星。
“隨著人類越來越深入太空探索,將來會有更多的人造天體升空,這是一個有前瞻性的事業,怎么來處理這些太空垃圾,有沒有合適的辦法捕獲它們,不至于對地球造成大的威脅。“朱光良說。
小科普
撞地球前被發現的小天體,迄今只3例
之前是兩顆小行星:小行星2008 TC3,2008年10月6日被發現,19個小時后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東部撞上地球;小行星2014 AA,2014年1月1日被發現,21個小時后在大西洋中部撞上地球。不過WT1190F,從發現到本周五將撞過來,時間間隔有6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