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已拉開大幕,但每場招聘會的結果卻難讓招聘企業和大學生滿意。大學畢業生就業到底難在哪里?
天津市人社局中天人力資源服務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部部長劉鳳景22日表示,天津市2011屆畢業生總數將達12.3萬人,比2010屆的11.8萬略有增長,但無論是就業環境和崗位數量,2011年就業情況比較樂觀和寬松。
“天津市引進的700多個重大工業項目,目前已有570個到位,這些大項目將提供很多適應畢業生的崗位。現在大學生認為就業難,企業認為招人難,其實都是人才對接難。”針對近年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劉鳳景給出了三點建議。
高盲目性
近八成不滿現任工作
據最新調查顯示,僅有24%的2010屆就業大學畢業生對自己所從事工作滿意,76%表示不滿意。其不滿原因主要集中在三點:“個人發展空間小,找不到發展方向”“經濟壓力太大”“工作壓力、強度太大”。
記者采訪中發現,很多用人單位也普遍感覺到,應屆畢業生崗位期許太高,而且上手慢,頻繁跳槽。很多畢業生病急亂投醫,盲目性很高,看著專業和崗位相似就投簡歷,上崗后才發現不合適,重新再找。
支招 職業規劃從大一開始
對此,劉鳳景指出,職業生涯規劃從大一就應作為學生必修課。現在的大學生普遍缺乏生涯規劃和職業定位,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及用人單位需求狀況也不去主動了解,畢業時難免面臨很大的心理壓力。對自己的性格、興趣、特長、優勢、劣勢、潛能等缺乏科學分析,求職就業一窩蜂,幾千人甚至上萬人像趕集一樣參加招聘會,四處撒網,沒有明確目標。“有的畢業生是學國際金融、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時卻只跟著其他同學,隨大流找感覺,根本沒有自己的終極目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