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調查網絡版僅限人民網、中國教育新聞網首發,與本報無協議轉載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一項在校大學生情感狀態調查顯示——
七成大學生渴望“脫單”
雖說戀愛被不少大學生列為一門“必修課”,可不少人至今仍未“選課”成功。隨著“光棍節”臨近,不少單身大學生又開始高呼“脫單”宣言,參加各種“脫單”活動。單身群體為何形單影只?讓我們通過本期調查來一探究竟。
大學生找對象看重人格、性格和外貌,男生找對象重外貌、女生找對象全面考量
男生單身多因性格內向、女生單身多因人際圈小,無戀愛經驗的單身群體需學會表達
數據說明
“騰訊教育—麥可思大學生感情狀態研究”從2015年10月開始,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大學生目前的情感狀態。本分析所用數據的研究時間從2015年10月14日開始,到2015年10月26日結束。收回大學生有效答卷共20157份,其中研究生1411份,本科13376份,高職高專5370份。研究方式是掛網研究,無抽樣及其檢驗,研究結果僅代表被研究的在校大學生的狀態。
不同單身群體認為自己單身的原因
受訪大學生認為自己單身的原因
調查發現
約七成在校大學生單身
“尋找真愛”是戀愛主因
此次調查顯示,受訪的大學生中,約七成處于單身狀態,在單身群體中,近七成打算在大學期間“脫單”。(該研究將在校大學生的情感狀態分為“單身,有戀愛經驗”“單身,無戀愛經驗”“正在戀愛”三部分,因已婚人群樣本量過少,未包括在內。)
調查顯示,在校生戀愛的最主要原因是“尋找真愛”(本科:32%,研究生:39%,高職高專:30%),在校本科生與研究生戀愛的次要原因是“學習、生活上的互助”(本科:25%,研究生:22%),在校高職高專生戀愛的次要原因是“打發時間,排遣寂寞”(21%)。
值得關注的是,麥可思通過對不同性別單身群體的研究發現,近兩成男生戀愛的最主要原因是“生理需求”(本科:17%,研究生:19%,高職高專:19%),該比例明顯高于女生(本科:4%,研究生:11%,高職高專:4%)。
不同性別受訪對象挑選交往對象時注重的方面
大學生找對象看重人格、性格和外貌
男生找對象重外貌、女生找對象全面考量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完美的另一半。那么在校大學生挑選交往對象時會看重對方的哪些方面呢?研究顯示,“人格、品行”(本科:81%,研究生:79%,高職高專:79%)、“性格”(本科:58%,研究生:53%,高職高專:51%)、“外貌”(本科:47%,研究生:50%,高職高專:44%)是大學生找對象時最看重的三要素。
對比不同學歷層次的在校大學生,研究發現,在校研究生群體在挑選交往對象時看重“學歷”(研究生:27%,本科:17%,高職高專:11%)、“家庭背景”(研究生:26%,本科:18%,高職高專:15%)與“經濟條件”(研究生:22%,本科:17%,高職高專:16%)的比例,明顯高于在校本科生群體與高職高專生群體。
從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男生找對象時看重“外貌”(本科:58%,研究生:64%,高職高專:54%),該比例分別比女生高22個、28個和20個百分點。女生找對象時對“經濟條件”(本科:24%,研究生:28%,高職高專:24%)、“健康狀況”(本科:34%,研究生:36%,高職高專:31%)、“家庭背景”(本科:23%,研究生:29%,高職高專:20%)等方面因素考慮的比例均高于男生。這說明,在挑選交往對象時,女生對另一半的考量更為全面。
學歷越高,找對象的要求越高
男生單身多因性格內向、女生單身多因人際圈小
單身大學生如何看待單身緣由?從性別差異來看,感情狀態為單身的學生群體中,男生認為自己單身的最主要原因是“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本科:42%,研究生:40%,高職高專:46%),女生則傾向于認為“人際圈小”是單身的主因(本科:36%,研究生:40%,高職高專:36%)。
對比不同學歷層次的在校單身大學生,數據顯示:學歷層次越高,因“個人對戀愛對象要求較高”的原因單身的比例越高。感情狀態為單身的在校研究生群體選擇該因素的比例為36%,分別高于本科生群體與高職高專生群體5個、1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單身,無戀愛經歷”群體學生更需要學校給予愛的幫助。研究顯示,“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本科:47%,研究生:44%,高職高專:54%)是該群體單身的最主要原因,比例明顯高于“單身,有戀愛經驗”群體(本科:26%,研究生:25%,高職高專:27%)。
建議高校為“單身,無戀愛經歷”群體學生提供更多的情感咨詢和聯誼活動,讓他們有機會邁出個人情感第一步。這部分學生也應主動出擊,通過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實習等機會,鍛煉自身的溝通、表達能力,多接觸異性,拓展人際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