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由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指導,主辦,《未來教育家》雜志、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能中學教育支持的"互聯網+"背景下校長成長之路--2015年全國基礎教育發展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
本次活動聚集教育界知名學者、專家、校長及一線教育工作者一起分享各地中小學校長治校辦學成功經驗、探討一系列熱點話題,為中國基礎教育發展凝智聚力,獻計獻策。
人大附中校長翟小寧做了主題為未來鋪面而來,“互聯網+”時代教育的變革與堅守報告發言:
"未來五到三十年的教育是什么樣?學校是什么樣?校長和老師起什么作用?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翟小寧說道,"互聯網+教學的創新不完全是顛覆式的,某些學習方式可能是顛覆式的,互聯網給學習帶來很多變化,這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問題,包括我們課堂,慕課,微課等等。"
人大附中校長翟小寧
翟小寧談及"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時指出,"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更加包容,興趣課堂更加突出,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愛好。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也更加多元化,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何面對"互聯網+"時代下的教學變化?翟小寧指出,"互聯網+"時代的教學需重新定義教學模式,每個人的學習都是量身打造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支持,教師基于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更精準的教學,學習可以全程數據記錄,跟蹤分析反饋,優化結果。
"互聯網+"教育時代需要堅守的是什么?翟小寧指出,一方面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要引領潮流發展,與時俱進,與時相行,同時要不斷地回歸教育的本真。
"互聯網是一扇窗口,'互聯網+'時代教育有更寬廣的窗口,科學與人文的熏陶,開啟心智,點亮心燈,照耀夢想,成就未來。"翟小寧最后說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