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教師節前夕,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來到我校,向我校教職工送上了節日的問候,并在松山湖校區禮堂從“什么是高水平大學”“東莞為什么要建設高水平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如何建設高水平大學”三個維度,系統地向師生員工闡述了東莞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緊迫性、必要性和操作性。
袁寶成寄望我校師生員工,以開放視野、創新思維、超常規舉措,與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早日把東莞理工學院建設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為東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校黨委書記成洪波主持報告會。校領導李琳、呂琦元、鄒曉平、戴炳源、李忠紅與1000多名師生員工代表參加報告會。
什么是高水平大學?
不能只用一個評定標準來衡量
袁寶成認為,高水平大學不只有歷史悠久,不只有“世界級”“國家級”,不能只用一個評定標準來衡量,高水平大學既要有時間的緯度,也要有區域的跨度,更重要的是從學科地位、學術水平、創新能力、學生素質等維度來考慮。東莞理工學院在短時間內要建設成為高水平理工科大學,首先就要選好評價的維度,設定好自身的定位和目標。在一定的時間內,學校的一些專業、學科達到專業行業或上級部門認可的水平,那高水平的目標就達到了。
袁寶成以香港科技大學的成功案例指出,高水平大學并不是望其項背、不可企及的,東莞理工學院的每位教職工只要努力,找到對策,找到機制,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為什么要建設高水平大學?
東莞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有一所高水平大學
東莞為什么要建設高水平大學?袁寶成引用一個學者的觀點指出,高等教育的發展是由兩個需求推動的,一個是“拉力”——經濟發展拉動高等教育的超常規發展,一個是“推力”——個人需求推動學校往前發展,但往往“拉力”大于“推力”。他分析,東莞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力決定了東莞確實需要有一所高水平大學來支撐,才能讓東莞經濟跟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繼續立于潮頭。目前,東莞的產業結構調整到了非常關鍵的時期,必須通過創新來驅動產業的發展。但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的不足制約了東莞經濟的創新發展,如果只靠引進人才這一條路,難以滿足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必須有一所本土的高水平大學支撐東莞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他希望我校下大力氣培養具有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東莞、廣東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服務。
如何建設高水平大學?
開放辦學,增強持續創新能力
如何建設高水平大學?袁寶成認為要遵循“開放、創新”四個字,市政府在堅持“管總量,管原則”的前提下,將給予學校更多的自主權,增強學校的辦學自主性。
他指出,一要有開放的人才政策。學校的領導、教職工要充分解放思想,以博大的胸懷,通過超常規的政策從全球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要注重柔性人才的引進,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解放度,既要引進個人,也要引進團隊,“吸引一個團隊,往往會成就一個產業”。
二要有創新的資源整合舉措。東莞的新型研發機構能挖出多少潛力,企業資源能挖出多大空間,這些都考驗著東莞理工學院在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中資源整合的能力。理工學院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整合各方資源;要進一步創新舉措,建立和完善競爭機制、淘汰機制,營造可競爭的、持續的、不均衡的狀態,增強教師的持續創新能力。要創新辦學機制,擴大生源范圍,提高生源質量。
袁寶成表示,東莞市委市政府將從政策、財力、物力上全力支持東莞理工學院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希望全校師生員工在開放、創新的辦學中為東莞理工學院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為個人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