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辰區義務教育現代化建設提前兩年達標
讓學生享受優質均衡教育
近日,天津市北辰區47所中小學全部通過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提前兩年達到了市政府規定的“標準”,率先實現了區內所有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100%達標,成為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中的“先鋒”。
在這項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的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工程中,北辰區率先完成任務,取得了出色的成績。這份成績單上,凝結著北辰區委、區政府優先發展教育的決心;凝結著全區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師生的辛勤付出;凝結著無數心系教育的百姓的熱情支持。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力量,才使北辰區這個基礎教育相對薄弱的農口區縣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中交出一份令人驚喜和滿意的答卷。
“創建”帶來契機
提升全區教育水平
早在6年前,北辰區就提出:教育必須超前發展、提速發展、優質發展、均衡發展。2008年,隨著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工程的正式啟動,北辰區的教育現代化發展有了更加明確的努力方向和建設目標。
“創建”過程中,北辰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高度重視,將“創建”作為提升全區綜合辦學水平的歷史契機。先后投入6.2億元資金用于教育硬件提升,并在工程規劃和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同時,為了讓“創建”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北辰區教育局將市政府下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實施細則》中的100條評估標準細化成為291條,制成《達標手冊》印發給各校,并依照這份“自編”手冊,對區內47所學校進行逐一排查,及時匯總問題,穩扎穩打,確保達標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
全區上下齊動員,3年來共新建、擴建、翻建校園總建筑面積達21萬平方米,建成了一批安全、環保、現代化學校。全區中小學全部進行改造提升,水電氣暖路綠和校舍也一并得到了改善。
“創建”贏得民心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創建”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體現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在“創建”過程中,北辰區始終遵循著“以人為本、方便師生”的原則,按照統一標準完善各校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資源,讓每個學生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全面、個性地健康發展。
為了保障師生的權益和安全,北辰區近年來新增校車20余部,全區19所學校安裝了除氟水凈化裝置,4所學校接通了市政自來水管網。同時,北辰區還為所有學校健全了保安室、電動門,并配備120名專業保安保障師生安全。作為農口區縣,北辰區47所義務教育學校中近一半為農村校。為了讓孩子們享受到優質教育,北辰區大力開展農村校建設。據統計,全區自2007年以來共有20多萬平方米教學樓交付使用,全區校舍面積從原來的37萬平方米增長為57萬平方米。建設一新的西堤頭小學等農村校,不僅吸引了許多村民觀光游覽,曾一度銷聲匿跡的農民足球隊、籃球隊也因為有了學校的運動場而再度興起,村民從此有了晨練、消夏的新去處。
北辰區在“創建”中作出的成績,得到了師生和百姓的普遍贊譽,也吸引了社會各界心系教育人士的關注。他們紛紛伸出助推之手,為教育發展捐資出力:土地和規劃建設部門為參與工程招投標的企業提供綠色通道;愛心企業為建設學校出資8000萬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近3年支教總額超過600萬元元;宜興埠鎮為建設學校無償提供土地,鎮里的百姓們更是積極貢獻人力和物力。
“創建”加速成長
全體師生齊心努力
回首歷時3年的“創建”之路,無論是學校的領導干部,還是普通師生,都付出了智慧和汗水。他們深知評估達標不僅需要現代化的“硬件”,更要具備成熟的“軟件”。為此,他們按照《達標手冊》中的各項標準,不斷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共同推動了全區教育的快速發展,并在付出艱辛的同時,經歷了一次難得的歷練,收獲了一份成長的感悟。
為了監督好各項“創建”工作,領導和老師們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在校園內督察工程進度,在會議室內召開工作會議。他們身先士卒,克服病痛、克服家庭困難,全身心撲到“創建”工作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們相互拜師結對,在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由于工作多、任務重,有的青年教師一連3次推遲婚期,有的中年教師放棄了給孩子過生日,依然留在學校加班工作。不僅如此,學生們也積極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支持學校的“達標”建設。他們不僅自覺地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還主動打掃校園衛生、布置教室、編發板報、在校外自發宣傳校園變化,為學校的規劃發展出謀劃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