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國家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傳出后,許多夫妻開始計劃造人,其中不少是高齡產婦。和年輕女性相比,35周歲以上的產婦胎兒畸形風險就增大了,現在的篩查技術也越來越先進,發現有缺陷的胎兒,到底留還是流?昨天,記者在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浙大兒院)看到了一對蒙古夫妻的選擇,高齡產婦們不妨參考一下。
孕20周發現缺陷設法留下
昨天,這對蒙古夫妻抱著出生兩周的兒子航航出現在大家面前,航航的爸爸是典型的蒙古漢子,很壯實。媽媽卻像江南女子,小巧而秀氣。
航航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他們也都才20多歲,在許多人看來,他們完全可以重新懷一個無缺陷的寶寶,但航航的媽媽并沒這么想。“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不能因一點小缺陷,就把他舍棄了。”
航航媽媽懷孕第20周時,通過產檢B超發現:航航的肚子出現了裂口,隨著生長發育,腸子會跑到肚子外,他可能會“開膛破肚”地來到世間。
這樣的寶寶能生出來嗎?能健康長大嗎?當地產科專家給了他們放棄妊娠的建議,但愛子心切的夫婦倆多方打聽,希望給兒子“重塑生命”。 這對夫婦通過一個中國朋友了解到中國醫生的技術高超,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希望。很快地,他們聯系到浙大兒院新生兒外科的鈄金法副主任醫師。鈄主任給了他們中肯的建議,夫妻倆決定把孩子留下來。
出生3小時后做了腹裂手術
航航的爸爸媽媽選擇“跨國生產”,來杭州分娩。10月16日10 時,航航在浙大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順利出生,體重2.6kg。航航被迅速轉運到浙大兒院濱江院區。當天下午1時,鈄主任為航航實施了修復手術,60分鐘后,寶寶手術順利完成。
由于轉運和手術及時,航航術后恢復非常快,術后8小時就撤離了呼吸機。目前航航進食良好,生長發育正常,預計1周后就可以出院。
昨天,記者見到了襁褓中的航航,秀氣的小臉,眼睛閉得緊緊的,發覺周圍有人后,小聲地“哼唧”了兩聲。鈄金法抱著航航,感觸非常多。
“我省每年有50至60萬名新生兒,但到我們醫院做腹裂手術的寶寶只有幾例。腹裂患兒這么少,一方面是因中國家長往往在孕中期發現情況后就選擇放棄,另一方面,一些忽視產檢生出來的腹裂寶寶,家長也選擇放棄。”鈄主任說,只要在出生后的最短時間內接受外科手術,大部分腹裂寶寶可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
“現在放開二胎政策了,可能會遇到更多類似問題,特別希望寶寶家長不要輕言放棄,希望爸爸媽媽發現寶寶可能有畸形時,先來浙大兒院新生兒外科咨詢。”鈄金法醫生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